可触达市场

可触达市场

可触达市场 (Addressable Market),又常被称为“潜在市场规模”。这是一个在评估一家公司增长潜力时至关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家公司凭借其现有或规划中的产品与服务,在特定时间段内,理论上可以获得的最大收入或销售额。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家餐厅面前那条商业街上所有潜在食客的钱包总和。这个数字为我们描绘了公司业务的“天花板”有多高,告诉我们如果一切顺利、独步天下、所有潜在客户都选择它,这盘生意最终能做多大。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上限,现实中能抓住多少,还要看餐厅的厨艺、服务、营销以及隔壁那家网红店的竞争。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可触达市场,就是评估一家公司未来成长跑道的长度与宽度。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而一家公司的“优秀”与否,其成长潜力是关键的考量维度之一。可触达市场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这家公司成长潜力的上限。传奇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曾多次强调,他喜欢投资那些拥有“长长的雪坡”的企业,这样小小的雪球才能越滚越大。这里的“雪坡”,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公司所处的广阔市场空间。

  • 成长是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 公司的内在价值本质上是其未来所有自由现金流的折现总和。一个广阔且不断增长的可触达市场,意味着公司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现金流,从而提升其内在价值。如果一家公司已经占据了其所在市场的80%,而这个市场本身不再增长,那么它的未来就缺乏想象空间,即使当前盈利能力再强,也很难被称为一个好的长期投资标的。
  • 避开“价值陷阱”的明灯: 有些股票从市盈率(P/E Ratio)等传统估值指标看非常便宜,但它们的股价却常年萎靡不振。这很可能就是“价值陷阱”。其中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公司所处的市场正在萎缩或已经饱和。比如,一家生产胶卷的公司,无论其技术多精湛、管理多高效,在数码摄影时代,它的可触达市场已经急剧缩小,再便宜的股价也难以扭转乾坤。分析可触达市场能帮助我们分辨出,眼前的“便宜”究竟是市场的错杀,还是对黯淡未来的合理定价。
  • 衡量管理层的雄心与能力: 一家公司的战略规划、研发投入和市场扩张计划,都应该与其对可触-达市场的判断相匹配。通过研究管理层如何定义和阐述他们的市场机会,投资者可以洞察他们是对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还是在盲目乐观地画大饼。

为了更精确地理解市场潜力,专业分析师通常会将可触达市场拆解为三个层层递进的概念:TAM、SAM和SOM。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理解它们:吃披萨

TAM,即总体有效市场,是这三个概念中最宏大、最理想化的一个。它代表了对某一类产品或服务的全球总需求,假设没有任何地理、法规、渠道或竞争的限制。

  • 披萨比喻: TAM就是全世界所有想吃披萨的人的总体需求。无论他们在南极还是在撒哈拉,无论他们喜欢意式薄底还是美式厚底,都算在内。
  • 商业示例: 对于一家新成立的电动汽车公司,其TAM可能是全球所有乘用车的年度销售总额,包括了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等所有类型。这个数字描绘了“出行”这个终极需求的最大可能性。
  • 投资者启示: TAM告诉我们这个行业的终极潜力有多大,是汪洋大海还是小池塘。一个巨大的TAM意味着,如果公司能够成功,其规模可以达到世界级。想想腾讯在中国社交领域的TAM,或者亚马逊在全球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领域的TAM。

SAM,即服务可达市场,是从TAM中切分出来的一部分。它指的是公司凭借其现有商业模式、产品特性和销售渠道能够有效覆盖和服务的市场部分。它考虑了现实的限制因素。

  • 披萨比喻: SAM是你的披萨店通过外卖平台和实体店面,能够实际配送到的那个城市区域内所有想吃披萨的人的需求。南极的客户,因为你送不到,就不在你的SAM里。只喜欢吃你做不了的榴莲披萨的客户,也不在你的SAM里。
  • 商业示例: 继续看那家电动汽车公司。如果它目前只在北美和欧洲销售,并且只生产高端轿车,那么它的SAM就是北美和欧洲地区的高端轿车市场总额,而不是全球所有汽车市场。
  • 投资者启示: SAM比TAM更具现实意义,它反映了公司当前战略和运营能力所能触及的真实战场。分析SAM有助于我们评估公司的中期增长潜力。如果一家公司的SAM本身就在快速增长(例如,从燃油车市场转向电动车市场),那它就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SOM,即可获得服务市场,有时也称作目标市场 (Target Market)。这是SAM中最具体、最接地气的一部分。它指的是公司在短期内(通常是1-3年),考虑到现有竞争对手、品牌影响力、销售团队执行力等所有现实因素后, realistically 可以占领的市场份额

  • 披萨比喻: SOM是你这条街上,考虑到对面还有一家必胜客和一家棒约翰在竞争,你通过发传单、做促销等努力后,预计能从SAM(你所在的城市区域)中抢到手的实际订单
  • 商业示例: 这家电动汽车公司,面对特斯拉 (Tesla)、福特 (Ford)等强大对手的激烈竞争,可能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在未来两年内,占据北美高端电动轿车市场(其SAM的一部分)5%的份额。这个5%的市场规模,就是它的SOM。
  • 投资者启示: SOM是评估公司短期业绩和预测未来一两年收入的最直接依据。它将管理层的豪言壮语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一个务实的SOM,是公司执行力的体现。如果一家公司连续几年都能实现甚至超越其设定的SOM,那说明管理层是值得信赖的。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或许无法像专业机构那样进行复杂的市场建模,但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基本的逻辑和方法,对一家公司的可触达市场形成一个合理的认知。

这种方法像一个漏斗,从最宏观的数据开始,层层筛选,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具体的市场规模。

  • 操作流程:
    1. 第一步: 找到一个权威的、宏观的行业报告,比如来自高德纳(Gartner)、国际数据公司(IDC)或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确定整个行业的TAM。例如,全球软件市场的总规模。
    2. 第二步: 根据公司的业务定位,进行层层筛选。例如,从全球软件市场中,筛选出“企业级SaaS软件”市场,再筛选出“人力资源管理SaaS”市场(SAM)。
    3. 第三步: 评估公司在目标市场中的可能份额,得出SOM。
  • 优点: 快速、省力,能迅速建立对市场规模的整体概念。
  • 缺点: 严重依赖宏观数据的准确性和筛选假设的合理性。所谓“垃圾进,垃圾出”,如果初始数据或筛选逻辑有误,结果可能谬以千里。
  • 投资者建议: 适合用于初步筛选投资机会,快速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值得深入研究。但不应作为最终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

这种方法像搭积木,从最基础的单元(客户、产品)开始,通过累加来构建整个市场版图。这是更受价值投资者推崇的方法,因为它迫使你深入思考企业的商业模式。

  • 操作流程:
    1. 第一步: 确定公司的典型客户群体是谁。例如,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会计软件的公司,其客户就是全国的中小企业。
    2. 第二步: 估算潜在客户的总数。例如,通过国家工商数据,查到全国大约有多少家中小企业。
    3. 第三步: 确定产品的平均售价或客户的年均价值(ARPU)。例如,该会计软件的年费是5000元。
    4. 第四步: 将潜在客户总数与平均售价相乘,得出市场规模。即:市场规模 = 潜在客户数 x 单个客户年均价值
  • 优点: 更加精准、可靠,因为它基于对业务细节的理解。这个过程本身就能让你对公司的业务模式有更深的认识。
  • 缺点: 耗时耗力,需要搜集更具体的数据,比如客户数量、定价策略等。
  • 投资者建议: 这是进行严肃投资研究的首选方法。相关数据通常可以在公司的年报(尤其是美国的10-K报告)、投资者推介材料、行业深度访谈中找到。这个过程的思考,远比最终得出的那个数字更有价值。

理解了可触达市场的概念和估算方法后,我们该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投资决策中呢?

  • 警惕“大市场”的诱惑: 一个巨大的TAM确实很吸引人,但巨大的市场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在“人工智能”、“新能源”这类热门的巨大市场中,无数公司涌入,最终能胜出的寥寥无几。投资的圣杯,从来不是简单地找到一个大市场,而是要找到能在这个大市场中建立起强大护城河 (Moat)的公司。在分析市场规模的同时,必须问自己:这家公司凭什么能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并且还能保住自己的份额?
  • 寻找“小而美”的利基市场: 伟大的投资机会常常隐藏在那些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公司却能形成绝对统治力的“利基市场”中。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就对此类公司青睐有加。这些公司可能SAM不大,但它们的SOM几乎可以等于SAM,即市场占有率极高,利润丰厚,且竞争不激烈。这样的公司往往是“隐形冠军”。
  • 动态看待市场规模: 市场并非一成不变。最优秀的公司,不仅仅是现有市场的参与者,更是新市场的开创者和定义者。苹果公司 (Apple)推出iPhone时,它没有去瓜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功能手机”市场,而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市场,其规模远超过去。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具备前瞻性眼光,去识别那些不仅能服务市场,更能通过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来重新定义和扩大市场的公司。
  • 结合估值来看最终决策: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把对市场潜力的判断与公司的当前估值相结合。一家拥有广阔可触达市场的优秀公司,如果其股价已经过度反映了未来几十年的所有乐观预期,那它也可能不是一笔好的投资。投资的艺术在于,找到那些市场潜力巨大,但其潜力尚未被市场先生完全理解和定价的公司。这正是菲利普·费雪所倡导的“成长股投资”与价值投资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