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回报率
投资的世界里,我们常常需要衡量自己赚了多少钱,或者某个 投资组合 表现得怎么样。“平均回报率”就像一个衡量尺,告诉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里,投资的平均赚钱能力。但这把尺子,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刻度,每种都有它适用的场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什么是平均回报率?
想象一下,你每年都跑步,想知道自己平均速度是多少。你可能会把每天跑的速度加起来,然后除以天数。投资也是一样,我们想知道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我们的 股票、债券 或 基金 投资平均每年带来了多少收益。这个“平均收益”就是平均回报率。 它能帮助我们:
- 评估历史表现: 看看过去某项投资做得怎么样。
- 作为参考: 为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些依据(但记住,历史不代表未来哦!)。
但是,计算“平均”的方式不止一种,而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却有天壤之别!
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算术平均回报率
算术平均回报率 是最直观,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平均数。它就像你计算几次考试的平均分一样:把每次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考试次数。
- 概念: 简单地将每期的回报率相加,然后除以期数。
- 计算方法:
- 假设你的投资在第一年回报率是A,第二年是B,第三年是C。
- 算术平均回报率 = (A + B + C) / 3
- 优点: 简单明了,容易计算。
- 缺点: 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复利效应。在投资中,你赚到的钱会继续投入,产生更多的收益。算术平均回报率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 例子:
- 假设你投资了100元。
- 第一年,你的投资赚了100%(变成200元)。
- 第二年,你的投资亏了50%(200元亏50%变成100元)。
- 这两年的算术平均回报率是:(100% + (-50%)) / 2 = 25%。
- 但实际上,你的100元在两年后还是100元,真实的回报率是0%。
- 这个例子清晰地说明了,算术平均回报率在衡量实际财富增长时,可能会大大高估真实情况,尤其是在回报率波动较大时。
几何平均回报率
几何平均回报率 则被认为是更准确地反映投资实际增长情况的平均数。它考虑了 复利 效应,也就是“利滚利”的现象。
- 概念: 它计算的是使得期初投资额增长到期末投资额所需的“平均年化增长率”。
- 计算方法: 稍微复杂一点,但核心思想是把每期的增长因子(1 + 回报率)连乘起来,然后开N次方根(N是期数),再减1。
- 还是上面的例子:第一年回报率100%(增长因子1+100%=2),第二年回报率-50%(增长因子1-50%=0.5)。
- 几何平均回报率 = 1)) ^ (1/2) - 1
- = (2 x 0.5) ^ (1/2) - 1
- = 1 ^ (1/2) - 1
- = 1 - 1 = 0%。
- 你看,它准确地反映了你的钱最终没有增长的事实。
- 优点: 更真实地反映了投资的实际财富增长,尤其适用于跨越多个时期的投资表现分析。
- 缺点: 计算起来比算术平均回报率复杂一些。
平均回报率的投资启示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平均回报率的含义和局限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
- 理解“真与假”的平均:
- 不止看数字,更要看本质:
- 即使一个投资的历史平均回报率很高,如果它是通过承担巨大 风险、或者在极端投机时期实现的,那也未必是适合我们长期持有的优质资产。
- “安全边际”与“未来”:
- 与其追逐历史高平均回报率,不如寻找那些能持续创造价值、穿越经济周期、并以合理价格甚至低估价格买入的优质资产。长期来看,它们才能真正带来稳健且丰厚的 复利 回报。
- 复利才是投资的“第八大奇迹”:
- 几何平均回报率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体现了复利的力量。巴菲特曾说复利是投资的“第八大奇迹”。理解这一点,你会更加注重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而不是短期的涨跌。
- 保持耐心,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让复利滚起来,这比追求每年高得惊人的“算术平均”回报率要重要得多。
总而言之,平均回报率是重要的分析工具,但它并非万能。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我们不仅要看它,更要理解它背后的含义,结合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才能做出真正有益于财富长期增长的决策。
1)
1 + 100%) x (1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