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回调

斐波那契回调

斐波那契回调 (Fibonacci Retracement) 是一种在技术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它通过在图表上绘制一系列水平线,来预测价格在主要趋势中可能出现的回调或反弹的目标位。这些水平线所代表的回调幅度,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数学序列——斐波那契数列,及其衍生出的黄金分割比例。简单来说,当一只股票经历了一轮猛烈的上涨或下跌后,它通常不会一条直线走到底,而是会“歇歇脚”,回调一部分涨幅或反弹一部分跌幅。斐波那契回调工具就是用来预估这些潜在“歇脚点”(即支撑位阻力位)的工具,帮助投资者判断趋势的健康度和潜在的买卖时机。

斐波那契回调的理论基础,源于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发现的一个数列。 这个数列从0和1开始,之后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0, 1, 1, 2, 3, 5, 8, 13, 21, 34… 直到无穷。这个看似简单的序列却蕴含着惊人的规律。当数列趋于稳定后,你会发现:

  • 黄金分割率: 后一个数除以前一个数,结果无限趋近于1.618(例如 34/21 ≈ 1.619)。
  • 核心回调率: 前一个数除以后一个数,结果无限趋近于0.618(例如 21/34 ≈ 0.618)。这个 61.8% 就是最重要的斐波那契回调位。

通过对这些比率的进一步计算,技术分析师们确定了几个关键的斐波那契回调水平:

  • 23.6%
  • 38.2%
  • 50.0% (虽然不是严格的斐波那契比率,但因其重要的心理关口地位而被广泛使用)
  • 61.8%
  • 78.6%

这些百分比,就像是市场在一段旅程中预设好的“服务区”,价格很可能会在这些位置稍作停留、调整,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前行。

使用斐波那契回调工具非常直观,就像在两点之间拉一根皮筋。

  1. 在上升趋势中: 找到一段明确的上升行情,从起点,即波段低点 (Swing Low),连接到终点,即波段高点 (Swing High)。交易软件会自动在这段价格区间内,由上至下标出23.6%、38.2%、50.0%等回调水平线。这些线就构成了潜在的支撑区域。
  2. 在下降趋势中: 反之,找到一段明确的下跌行情,从波段高点 (Swing High) 连接到波段低点 (Swing Low)。软件会自动由下至上标出这些水平线,它们则构成了潜在的反弹阻力区域。

想象一下,股价上涨就像爬楼梯,斐波那契回调位就好比楼梯的缓步台。当股价从10元涨到20元后,它可能会向下回调到16.18元(回调了38.2%),在这个“缓步台”获得支撑,积蓄力量后继续向上攀登。

对于坚信价值投资的我们来说,股价的短期波动如同市场的“噪音”,而公司的内在价值才是我们关注的“信号”。那么,斐波那契回调这种纯粹的技术分析工具,对我们有何意义呢?

  • 一个辅助工具,而非决策核心: 价值投资者的买入决策,永远基于对企业基本面分析后得出的低估判断。我们绝不会因为股价回调到某个斐波那契水平就盲目买入。它更像一个“战术瞄准镜”,而非“战略望远镜”。
  • 优化买点,扩大安全边际 假设你通过深入研究,认定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每股100元,而当前市价是80元,已经具备了不错的安全边际。此时,你观察到股价刚刚从60元涨到80元,如果直接买入,可能会面临短期回调的风险。这时,斐波那契回调工具就能派上用场。你可以观察股价是否会回调至72.36元(38.2%回调位)或70元(50%回调位)。在这些潜在的支撑位买入,意味着你用更低的价格买入了你看好的资产,相当于进一步增厚了你的安全边际
  • 理解市场情绪的窗口: 斐波那契回调之所以时而有效,很大程度上源于它被众多交易者使用,形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了解这些关键点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他市场参与者可能的行为模式,洞察市场的短期情绪和博弈焦点。

最终结论: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斐波那契回调是一个 锦上添花 的工具。它不能告诉你 买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永远藏在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商业模式里。但是,在你已经确定了目标之后,它可以为你 何时买 提供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视角,帮助你在波动的市场中,寻找到一个更从容、更安全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