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腾

昇腾

昇腾 (Ascend),是华为公司推出的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AI)计算架构。它并非单指一枚芯片,而是一个集成了从底层芯片、芯片使能、AI计算框架到上层应用使能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为人工智能时代打造的“超级引擎系统”,不仅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核心(昇腾处理器),还配备了与之完美匹配的操作系统(CANN)和开发工具(MindSpore),旨在让各行各业的开发者都能简单、高效地进行AI开发与创新,从而赋能从云端服务器到边缘计算设备乃至个人终端的广泛应用场景。

当我们谈论昇腾时,如果仅仅将其理解为一块和英伟达(NVIDIA)的GPU竞争的芯片,那就好比认为一部iPhone的全部价值只在于它的CPU。昇腾的真正威力在于其构建的“全栈”能力,它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层都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树的根基是昇腾AI处理器(昇腾处理器),这是整个架构的硬件核心,为海量的计算提供原始动力。这个系列主要包含两大明星产品,分工明确:

  • 昇腾910 (Ascend 910): 主要负责“训练”(Training)。AI的训练过程,好比一个学生在海量题库中学习和总结规律,需要极高的算力和数据吞吐能力。昇腾910就是专为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而生的“学霸”,是构建大型数据中心和AI计算集群的核心。
  • 昇腾310 (Ascend 310): 主要负责“推理”(Inference)。当AI模型训练好之后,就需要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推理。好比学生学成之后参加考试,需要快速、精准地给出答案。昇腾310则是一位“解题高手”,功耗更低,反应更快,广泛应用于摄像头、机器人、服务器等边缘和终端设备中,让AI能力无处不在。

这个“训练+推理”的组合拳,直接对标了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的统治地位。

如果说芯片是昇腾的“肌肉”,那么软件层就是它的“灵魂”,它决定了这身肌肉能否被灵活、高效地运用。

  • CANN (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 这是一个异构计算架构,是连接硬件和上层框架的桥梁。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昇腾芯片的“专属驱动程序和指令集”。它屏蔽了底层的硬件差异,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编程接口,确保AI算法能在昇腾处理器上发挥出最佳性能。没有CANN,再强大的芯片也只是一块昂贵的“硅疙瘩”。
  • MindSpore: 这是一个对标谷歌TensorFlow脸书PyTorch的全场景AI计算框架。AI框架的作用,是把复杂难懂的底层算法封装成简单易用的“积木块”,让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构建自己的AI模型。MindSpore的特点是开发友好、运行高效,并且能够原生支持昇腾芯片,实现软硬协同优化,达到1+1>2的效果。

CANN和MindSpore共同构成了昇腾生态的软件核心,是华为吸引开发者,构建自己护城河的关键所在。

一棵大树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结出多少果实。昇腾的“果实”,就是千行百业的AI应用。华为通过MindX应用使能平台等工具,进一步降低AI应用的开发门槛,并积极联合广大软硬件合作伙伴、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昇腾生态。一个只有硬件和基础软件的平台是孤独的,只有当成千上万的开发者围绕它进行创新,产生丰富的应用,这个平台才真正拥有了生命力。这正是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所说的“经济护城河”中的网络效应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虽然无法直接投资未上市的华为,但理解昇腾这样的科技生态,能为我们提供一套观察和分析“硬科技”产业的有效方法论,帮助我们发现产业链上的其他投资机会。

在19世纪的美国淘金热中,最赚钱的往往不是那些历经艰辛的淘金者,而是向他们出售铲子、牛仔裤和水的商人。这个道理在今天的科技浪潮中同样适用。 人工智能就是当下的“新金矿”,而昇腾生态以及其竞争对手英伟达CUDA生态,就是为“淘金者”(AI应用开发者)提供的最核心的“铲子”和“钻探设备”。投资于这种处于产业链核心、为整个行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基础工具的平台型公司,往往是更稳健、更具确定性的策略。它们不直接承担某个具体AI应用失败的风险,而是分享整个行业增长的红利。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学会识别在AI、半导体、新能源等大赛道中,谁是那个不可或缺的“卖铲人”,并对其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进行深入研究。

昇腾的例子告诉我们,现代科技企业的竞争,早已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评估这类企业的护城河,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维度:

  • 技术壁垒: 设计高性能AI芯片和开发一套完整的软件栈(操作系统、编译器、AI框架)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这构成了极高的准入门槛。
  • 高转换成本: 一旦企业或开发者基于昇腾的MindSpore框架开发了复杂的AI模型,并将其深度部署到业务流程中,未来若想迁移到英伟达CUDA平台,将面临巨大的代码重写、模型重新训练和系统调试成本。这种高昂的转换成本会牢牢锁定客户,形成强大的用户粘性。这与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的逻辑如出一辙。
  • 网络效应: 生态的价值在于参与者。越多的开发者使用MindSpore,就会产生越多的教程、开源模型和解决方案,从而吸引更多的新开发者加入;越多的客户部署昇腾服务器,就会有越多的软件厂商为其开发应用,从而让昇腾平台对新客户更具吸引力。这种“越用越好用,用的人越多价值越大”的良性循环,是护城河最坚固的形态之一,腾讯的微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一个像昇腾这样的核心技术平台的崛起,会像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投资者可以顺着这条产业链去寻找投资机会:

  1. 上游: 为昇腾提供基础支撑的环节。
    •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虽然目前面临挑战,但为芯片制造提供光刻机、刻蚀机、高质量硅片和化学品的公司,是整个信息产业的基石。
    • 芯片代工与封测: 负责将设计的芯片图纸变为实际产品的制造厂(如中芯国际)和完成最后封装测试的厂商。
    • EDA工具: 被称为“芯片之母”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是芯片设计的必备工具。
  2. 中游: 直接围绕昇腾平台构建产品的公司。
    • 服务器与硬件制造商: 生产搭载昇腾AI处理器的服务器、计算模组、板卡等硬件设备的公司。
    • 数据中心运营商: 建设和运营大规模AI算力集群,以云服务的形式向外提供昇腾算力的公司。
  3. 下游: 基于昇腾平台开发应用和解决方案的公司。
    • 行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 利用昇腾的算力,为金融、医疗、交通、制造等特定行业开发定制化AI算法和软件系统的公司。
    • 算法与模型开发商: 专注于研发通用或特定领域AI大模型的企业。

通过绘制这样的产业链地图,投资者可以将宏大的产业叙事,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可分析的投资标的上。

投资决策必须建立在全面、客观的分析之上,理解光明前景的同时,也必须正视昇腾生态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对于评估产业链上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至关重要。

  • 地缘政治风险: 这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受美国实体清单等制裁影响,华为及相关产业链在获取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和设备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这直接影响了昇腾高端芯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迭代速度,是整个生态未来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
  • 生态建设的艰巨性: 英伟达CUDA生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数百万开发者,拥有一个极其庞大和成熟的软件库、工具链和社区。昇腾作为一个后来者,想要撼动其地位,构建一个能与之抗衡的繁荣生态,是一场异常艰难的“持久战”,需要持续巨大的投入,且成果并非必然。
  • 技术迭代风险: 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今天的领先者可能很快被新的技术范式所颠覆。正如柯达被数码相机颠覆,诺基亚被智能手机颠覆一样,投资者需要警惕颠覆性技术带来的风险。

昇腾,作为一个技术词条,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科技生态蓝图。而作为一个投资词条,它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它告诉我们,在投资科技股时,不能只看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要努力去理解数字背后的商业逻辑、产业格局和竞争优势。 学习本杰明·格雷厄姆查理·芒格等投资大师的智慧,核心是去理解一家公司是否拥有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昇腾的故事,正是关于一家企业如何在尖端科技领域,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生态,全方位构筑自身护城河的生动案例。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最终的启示是:着眼于伟大的“时代列车”,但落脚于具体的“优质车厢”。通过理解昇腾这样的产业引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AI这条主线的脉络,然后运用价值投资的原则,在它带动的广阔产业链中,耐心寻找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管理层优秀、估值合理的“乘客”,并长期持有,分享时代发展的红利。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但长期是“称重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其重量最终会被市场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