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理论

江恩理论

江恩理论 (Gann Theory) 是一种由传奇交易员威廉·江恩(William Delbert Gann)在20世纪初创立的技术分析方法。它试图通过融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甚至金融占星学的知识,来揭示金融市场中时间和价格的内在规律。这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的波动并非随机,而是遵循着某种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可以通过特定的图表工具如江恩角度线江恩四方形等进行市场预测。因其理论体系庞大、概念深奥且带有神秘色彩,江恩理论在投资者中既备受推崇,也饱受争议。

江恩理论的工具箱就像一个探险家的神秘背包,里面装满了各种看似复杂的图表和工具。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试图在看似混沌的市场中,找到时间和价格的完美秩序

这是江恩最著名的工具之一。想象一下,在价格走势图上,除了横轴的时间和纵轴的价格,江恩还画上了一系列从重要高点或低点出发的射线,这些射线有特定的角度,比如1×1、1×2、2×1等。

  • 1×1线 (45度角):这是最重要的角度线。江恩认为,当价格沿着1×1线移动时,代表时间和价格达到了完美的平衡状态。
  • 线上为支撑,线下为阻力:简单来说,如果价格在某条角度线的上方运行,这条线就可能成为股价回调时的“支撑垫”;反之,如果价格在角度线下方,这条线就可能成为股价上涨时的“天花板”。

它就像是为市场走势安装了“时空导航”,试图标出未来可能发生转折的路径。

如果说江恩角度线是导航,那么四方形和江恩轮中轮(Gann Wheel)就是市场的“密码盘”。

  • 江恩四方形:这是一个以数字1为中心,按螺旋状向外扩展的数字矩阵。交易者将股票的重要价格(如历史低点)放入中心,然后观察其未来的重要高低点是否会落在矩阵的特定方位和对角线上,从而预测未来的价格目标。
  • 江恩轮中轮: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圆形图表,结合了价格、时间和行星的周期。使用者通过转动轮盘,将特定日期或价格对齐,来寻找市场未来可能发生反转的关键时间点。

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极其复杂且主观,更像是艺术而非科学,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对于我们《投资大辞典》的核心理念——价值投资而言,江恩理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反思视角。两者在根本上是两条几乎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江恩理论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预测市场的下一步走势上。它关心的是“何时”买卖,以及价格会到“何处”。 而价值投资的核心是评估企业本身的价值。我们关心的是“这是不是一家好公司?”以及“现在的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价值是否便宜?”。价值投资者认为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因此他们选择忽略市场的短期情绪波动,专注于企业的长期价值。

江恩理论以其极度的复杂性和主观性著称,学习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理解各种几何图形和数字周期,且不同的人使用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价值投资则追求简约而坚实的逻辑。它的核心原则——比如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并留出足够的安全边际——非常质朴,更容易被普通投资者理解和掌握。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投资并不复杂,但人们总想把它弄复杂。”

  1. 警惕“预测水晶球”。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或工具可以完美预测市场的未来。江恩理论更像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实践,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公式。过分迷信任何预测工具,都可能让你偏离理性的投资轨道。
  2. 回归投资本源。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和验证这些复杂的预测技巧,不如把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且可把握的事情上: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分析财务报表、判断其护城河,也就是做好基本面分析
  3. “术”与“道”的区别。江恩理论等技术分析方法属于投资中的“术”,即操作层面的技巧。而价值投资关注的是投资的“道”,即根本的哲学和世界观。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得“道”比精“术”重要得多。首先确保自己买的是“好东西”(优秀公司的股权),然后再考虑“好时机”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