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_冯_诺伊曼

约翰·冯·诺伊曼

约翰·冯·诺伊曼 (John von Neumann),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被誉为“计算机之父”与“博弈论之父”。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家,但其开创性的理论,尤其是博弈论期望效用理论,为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奠定了数学基础。对于投资者而言,冯·诺伊曼的思想提供了一套强大的逻辑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中的战略互动、评估风险与回报,并做出更理性的决策。他教会我们,投资不仅是算术题,更是一场需要洞察人性和深思熟虑的“游戏”。

冯·诺伊曼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跨界鬼才”,他的研究领域横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虽然他并未直接撰写投资类书籍,但他的思想却像一把钥匙,能打开理解复杂市场的大门。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特别是将复杂问题模型化、系统化的能力,对追求理性与逻辑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具有非凡的启发意义。学习冯·诺伊曼,不是为了成为数学家,而是为了借用他的智慧,让自己在投资的道路上看得更清、走得更稳。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游戏中”的策略。 投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多方的博弈棋局。你的投资收益,不仅取决于你对一家公司的分析,还受到其他成千上万投资者的行为、公司管理层的决策、乃至宏观政策变动的影响。

  • 零和博弈 vs. 非零和博弈:冯·诺伊曼的理论清晰地划分了这两种博弈。在零和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总和为零,如同赌场里的赌局。而价值投资的精髓,恰恰在于参与一场非零和博弈。当你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你是在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价值。公司盈利、市值增长,你和其他股东都获益,这不是从别人口袋里抢钱,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因此,投资者应避免陷入“猜涨跌”的零和游戏,而应专注于寻找能创造增量财富的伟大企业。

在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冯·诺伊曼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决策时,追求的并非是期望值(即各种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值)的最大化,而是期望效用的最大化。 “效用”可以理解为个人从某一结果中获得的“满意度”。举个例子:

  • 方案A:100%概率获得100万元。
  • 方案B:50%概率获得200万元,50%概率一无所有。

两个方案的数学期望值都是100万元,但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方案A。这是因为失去一切的痛苦远大于额外获得100万的快乐。这种现象就是风险厌恶。该理论告诉我们,钱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是不同的。这为我们理解和量化自己的风险偏好提供了标尺。

冯·诺伊曼的智慧能帮助我们建立更科学、更理性的投资观。

  • 用概率思维代替绝对判断:市场没有“绝对”和“一定”。优秀的投资者会像博弈论者一样,思考不同情况发生的概率,并据此下注。买入一只股票前,不妨问问自己:最可能发生什么?最好的情况是什么?最坏的情况又是什么?它们发生的概率各有多大?
  • 理解你的“对手”:本杰明·格雷厄姆虚构的市场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对手。他时而狂躁、时而抑郁。理解市场由众多非完全理性的参与者构成,能帮助你在他人恐慌时贪婪,在他人贪婪时恐惧,从而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化出价,做出有利的博弈决策。
  • 明确你的游戏目标:你的投资是零和游戏还是非零和游戏?如果你沉迷于短线炒作、追涨杀跌,那么你很可能在玩一场高手环伺的零和游戏。如果你将自己定位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那么你就在参与一场共赢的非零和游戏。
  • 认识并尊重自己的“效用曲线”:投资前,请诚实地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能让你夜不能寐的投资组合,无论其潜在回报多高,对你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组合。构建一个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资产配置,远比盲目追逐市场热点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