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国根

裘国根

裘国根,中国资本市场的“活化石”之一,私募(Private Fund)行业的先行者与领军人物,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又称“重阳投资”)的创始人。作为中国本土最杰出的投资家之一,裘国根是价值投资理念坚定的布道者与实践者。他以其低调的行事风格、深邃的投资哲学以及穿越牛熊的卓越长期业绩,在中国投资界享有“私募教父”的美誉,其思想和实践为无数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裘国根的投资生涯,是一部与中国资本市场共同成长的史诗。他的故事,始于学府,成于市场,最终归于一套严谨而自洽的投资哲学体系。

196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的裘国根,自小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成为那个年代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在大学期间,他对经济学和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3年,裘国根硕士毕业后投身于当时正处在草莽发展期的中国证券市场,加入了声名显赫的君安证券。在君安证券的自营和资产管理部门,他亲历了中国股市的狂热与残酷。尤其是1999年的5.19行情,市场的非理性暴涨与随后的暴跌,让他深刻体会到,短期市场情绪的波动如同海上的风浪,不可预测且充满危险。这段经历让他对风险产生了极大的敬畏,并开始思考一种能够抵御市场风浪、实现长期稳健回报的投资方法,价值投资的种子就此埋下。

2001年,裘国根创立了重阳投资的前身——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在那个A股市场投机氛围浓厚、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他却选择了一条最艰难但最长远的路:坚持价值投资。他将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的思想奉为圭臬,并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 重阳投资成立以来,经历了数次牛熊转换,但凭借其对价值投资的坚守,不仅安然度过危机,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期回报,规模与声誉日隆,成为中国私募行业的标杆。裘国根本人也从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成长为备受尊敬、影响深远的“私募大佬”。

裘国根的投资体系,核心是价值投资,但又不止于对格雷厄姆巴菲特的简单模仿。他将其与中国经济的宏观背景、产业变迁的微观动态以及东方哲学的思辨智慧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裘氏”投资心法。

裘国根反复强调,投资的本质,是认知变现,即发现并利用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异来获利。这句话是他投资哲学的基石。

  • 价值是锚: 在他看来,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它取决于该资产未来所能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这是投资决策的“锚”。价格则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受市场情绪、宏观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时而高估,时而低估。
  • 安全边际是生命线: 成功的投资,关键在于以远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这个价格与价值之间的折扣,就是格雷厄姆所说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不仅是利润的来源,更是保护本金不受永久性损失的“护身符”。裘国根对安全边际的要求极为严苛,他宁愿错过机会,也绝不拿本金去冒险。

裘国根的投资决策流程,是一套基于深度研究的、系统化的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过程。

  • 深度研究,挖掘“冠军企业”: 他和他的团队信奉“研究创造价值”,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他们关注的焦点是那些具备宽阔“护城河”(Moat)的“冠军企业”——即在行业内拥有持续竞争优势,能够长期创造超额回报的公司。管理层的品格与能力、公司的治理结构、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都是他们考察的重点。
  • 理性预期,应对不确定性: 裘国根深知未来是不可精准预测的。他从不试图去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势,而是专注于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并为各种可能性做好准备。他认为,投资者的任务不是消除不确定性,而是在承认其存在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组合来管理风险,从而“拥抱不确定性”。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这是逆向投资(Contrarian Investing)的精髓,也是裘国根投资风格的鲜明标签。 他认为,市场的群体性恐慌或狂热,往往会造成优质资产的价格被严重错估,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最好的寻宝时机。当某个行业或公司遭遇暂时的困难,被市场抛弃、被媒体唱衰时,恰恰是裘国根和他的团队开始兴奋的时候。他们会冷静地分析,导致危机的因素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受损?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眼前的“危机”就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种在众人恐惧时贪婪的勇气,源于其对企业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理论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裘国根的投资生涯中,不乏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诠释了他的投资哲学。

  • 重仓长江电力 长江电力是中国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垄断优势,其商业模式简单清晰,现金流极其稳定,堪称“现金奶牛”。在市场追逐成长股、对这类“笨重”的公用事业股不屑一顾时,裘国根却看到了其内在的巨大价值和高度的确定性。他认为,以当时的价格买入,相当于拥有了一台可以源源不断印钞的机器。事实证明,这笔投资为重阳带来了丰厚而稳健的回报,是其价值投资理念的完美体现。
  • 危机中布局银行股: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后来的欧债危机期间,市场对银行股避之不及,认为其存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裘国根通过深入分析,判断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远比市场担忧的要好,其估值已经低到极具吸引力的水平。他果断在低位买入了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一批优质银行股,并在市场情绪修复后获利丰厚,再次展现了他卓越的逆向投资能力。

裘国根在公开场合的发言不多,但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投资智慧。

  • 关于投资本质: “投资的出发点是寻找价值与价格的差异,只有当价格低于价值时,投资才有意义。”
  • 关于风险: “风险不是波动的幅度,而是本金永久性损失的可能性。控制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安全边际。”
  • 关于市场: “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我们要做的是称重,而不是去猜测投票结果。”
  • 关于能力: “投资人要做的,是在自己能看懂的领域里,寻找最优秀的公司,然后耐心等待合理的价格。这就是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
  • 关于心态: “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你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市场的喧嚣所左右。”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或许没有裘国根那样专业的团队和深厚的资源,但他的投资哲学和实践经验,依然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投资的光明大道。

  1. 第一,拥抱长期主义(Long-termism)。 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将投资视为一项长期的事业。不要为市场的短期波动而焦虑,相信优秀企业的价值最终会通过时间得到体现。
  2. 第二,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只投资于自己能够深刻理解的行业和公司。不懂不做,这是保护自己免受重大损失的最基本原则。
  3. 第三,将研究作为投资的基石。 在购买任何一只股票之前,都应该像购买一家公司的一部分那样去研究它。阅读年报,了解其产品、竞争对手和管理层。你的决策应该基于事实和逻辑,而非市场传言。
  4. 第四,培养逆向思考的习惯。 当市场一片狂热时,保持警惕;当市场极度悲观时,鼓起勇气去寻找机会。独立思考,避免羊群效应,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5. 第五,始终牢记安全边际。 永远不要为一只股票支付过高的价格,无论它看起来多么“性感”。耐心等待,直到价格进入你认为足够安全的区域。这考验的是纪律与耐心,也是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总而言之,裘国根的投资之道,归根结底是一种基于深度认知、坚守理性、并与人性弱点作斗争的哲学。它告诉我们,投资并非一场比拼智商的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品性、耐心与常识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