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是美国一家曾经辉煌无比的跨国企业集团。它由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创立,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其业务遍及航空、能源、医疗、金融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一度被视为美国工业实力的象征和管理艺术的典范。然而,进入21世纪后,这座商业帝国却轰然倒塌,从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沦为被拆分的“昨日黄花”。GE的兴衰史,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商业史诗,为每一位价值投资者提供了关于企业护城河、财务健康、管理层能力以及投资复杂性的深刻教训。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GE就是美国梦的化身。它的产品——从灯泡到喷气发动机——深入千家万户,定义了现代生活。如果说美国经济是世界的火车头,那么GE就是那台马力最足的发动机。

GE的血脉里流淌着创新的基因。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与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GE就此诞生。在之后的一个世纪里,它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在众多工业领域建立了领导地位。 然而,真正将GE推上神坛的是传奇CEO杰克·韦尔奇 (Jack Welch)。从1981年到2001年,韦尔奇用他铁腕而高效的管理哲学彻底重塑了GE。他推行“数一数二”战略,要求GE旗下所有业务必须在各自的市场中占据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否则就将被修复、出售或关闭。这种残酷而有效的策略,迫使GE不断优化资产组合,聚焦于高利润领域。 同时,韦尔奇还大力推行多元化经营,将GE从一家传统的工业制造企业,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巨无霸。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大力扩张旗下的金融业务——GE资本 (GE Capital)。此外,他创立的“活力曲线”绩效考核制度和克劳顿维尔管理学院,也一度被全球商界奉为圭臬。在韦尔奇执掌的20年里,GE的市值增长了近40倍,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

在韦尔奇时代,GE几乎完美符合价值投资的理想标准:

  • 宽阔的护城河:GE在航空发动机、发电设备、医疗影像设备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壁垒和巨大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难以撼动。这些业务能持续产生稳定、可预测的利润。
  • 卓越的管理层: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纪经理人”,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投资者相信,这样优秀的管理团队能够带领公司穿越任何经济周期。
  • 稳定的股东回报:GE是著名的“股息贵族”,长期稳定地支付并提高股息,是许多养老基金和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的核心持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还拥有金融界最高等级的AAA信用评级 (Credit Rating)。
  • 持续的增长:通过不断的并购和业务扩张,GE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令人惊叹的持续盈利增长,其股价也一路长虹。

对于当时的投资者来说,买入GE的股票,就像是为自己的投资组合买了一份最安心的保险。

“阳光下并无新事。” 商业世界的王朝更迭,总有其内在逻辑。GE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帝国,其内部的裂痕早已在辉煌的顶点时埋下。

GE衰败的核心,在于GE资本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失控。 起初,GE资本只是为购买GE产品的客户提供分期付款等服务的部门。但在韦尔奇手中,它迅速膨胀为一个业务庞杂的金融帝国,涉足商业贷款、房地产、保险、信用卡等各种业务,其利润贡献一度占据GE的半壁江山。 这带来了两个致命问题:

  1. 其一,业务性质的根本改变。 GE从一家稳健的工业公司,悄然变成了一家业务不透明、高杠杆的金融机构。工业品的利润增长是缓慢而扎实的,而金融业务的利润波动巨大。GE利用GE资本的金融“炼金术”,通过复杂的会计处理来平滑甚至“创造”利润,以满足华尔街每个季度的盈利预期。这使得GE的财务报表变成了一个外人难以看懂的“黑箱”。
  2. 其二,隐藏的巨大风险。 GE资本本质上是一个不受严格监管的影子银行 (Shadow Bank)。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时,全球信贷市场冻结,严重依赖短期融资的GE资本立刻陷入流动性危机,濒临破产。若不是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关键时刻注入30亿美元的“救命钱”以及美国政府的紧急援助,这座帝国可能当场崩塌。

金融危机揭开了GE皇帝的新衣,投资者第一次发现,他们持有的并非一只稳健的工业股,而是一只风险巨大的金融股。

GE的另一个问题是“大而无当”。其业务版图横跨数十个不相关的行业,这导致了几个后果:

  • 丧失焦点:管理层的精力被过度分散,无法对所有业务都进行深入有效的管理。
  • 虚假的协同效应:企业集团理论上追求的“1+1>2”的协同效应,在GE身上并未充分体现。航空发动机业务和NBC环球传媒业务之间能产生多少协同?这种拼凑式的组合更多是为了规模而规模,内部的官僚主义和管理成本反而急剧上升。
  • 分析的噩梦: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彻底搞懂GE,你需要同时成为航空专家、能源专家、医疗器械专家和金融分析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巴菲特也曾表示,GE的业务过于复杂,超出了他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因此他从不碰它。当最顶尖的投资大师都认为一家公司复杂到无法理解时,普通投资者就更应该敬而远之。

韦尔奇的继任者杰夫·伊梅尔特 (Jeff Immelt)接手的是一个在巅峰但也埋着地雷的GE。不幸的是,他的一系列决策加剧了公司的衰落。 在伊梅尔特治下,GE进行了一系列糟糕的资本配置 (Capital Allocation)决策。例如,在油气行业景气的顶峰时期,高价收购了大量相关资产;又在金融危机后,以“地板价”被迫剥离了许多优质的金融业务。 更具争议的是,公司在2015-2017年间花费了数百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 (Share Buybacks),而当时的股价正处于高位。这些回购不仅没有创造价值,反而是在毁灭价值,急剧消耗了公司的现金。 曾经引以为傲的严谨管理文化,也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