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一所坐落于美国俄勒冈州尤金市的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学。在传统的学术辞典里,它会被定义为教育和科研的殿堂。但在我们的《投资大辞典》中,它远不止于此。这里是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耐克(Nike)的精神摇篮,是其联合创始人菲尔·奈特(Phil Knight)的母校。因此,“俄勒冈大学”这个词条,是我们解剖一家伟大公司如何诞生、一条宽阔“护城河”如何建立的绝佳入口。它同时也是一面镜子,通过观察其庞大的捐赠基金(Endowment Fund)的运作,普通投资者可以学到机构级别的资产配置智慧和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思想。它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梦想、品牌、以及如何像管理一所百年名校那样管理自己财富的故事。
如果说价值投资是寻找并长期持有一家卓越的公司,那么理解什么是“卓越”至关重要。俄勒冈大学与耐克的故事,就是一本关于“卓越”的活教材。
故事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当时,俄勒冈大学田径队的学生菲尔·奈特和他的传奇教练比尔·鲍尔曼(Bill Bowerman)有一个共同的苦恼:市面上的跑鞋要么太重,要么保护性不足。奈特在他的一篇商业论文中大胆构想,认为高品质、低成本的日本跑鞋可以挑战德国品牌在市场的统治地位。 毕业后,奈特将想法付诸实践。他飞往日本,拿下了鬼冢虎(Onitsuka Tiger)跑鞋在美国的代理权。1964年,他和鲍尔曼教练各出资500美元,成立了“蓝带体育公司”(Blue Ribbon Sports),这便是耐克的前身。他们的“店面”就是奈特的汽车后备箱。 这个创业故事对投资者的启示是深刻的:
从“蓝带体育”到“耐克帝国”,其成功的核心密码,正是价值投资者最为看重的——一条深不见底的护城河。耐克的护城河并非由钢筋水泥建成,而是由品牌和文化铸就。
投资耐克这样的公司,你买入的不仅仅是未来几年的盈利,更是它数十年积累的品牌价值和深入人心的文化影响力。这就是从“捡烟蒂”(寻找价格低于清算价值的公司)到“买城堡”(投资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伟大公司)的跃迁,也是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带给巴菲特的深刻影响。
除了耐克的故事,俄勒冈大学本身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其财务运作方式——尤其是它的大学捐赠基金,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像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一样,俄勒冈大学也拥有自己的基金会(University of Oregon Foundation),负责管理校友、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款项。这笔钱不是躺在银行里睡大觉,而是一个积极运作的大型投资基金。其目标是通过长期、专业的投资,让基金持续增值,从而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奖学金等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务支持。 截至2023财年,俄勒冈大学基金会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30亿美元。它的投资组合极为多元化,并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通常,这类基金的配置会涵盖:
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深刻的投资哲学。
以大卫·斯文森(David Swensen)执掌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为典范的“耶鲁模式”,深刻影响了全球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策略。俄勒冈大学基金会也深受其影响。普通投资者虽无法完全复制,但其核心思想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庭捐赠基金”。
将“俄勒冈大学”这个词条放入投资辞典,并非猎奇,而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投资智慧是具体而深刻的。
耐克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伟大的企业”。它不仅仅是财务数据上的成功,更在于它创造了一种文化,建立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品牌。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早期“烟蒂投资法”在特定时期有效,但投资于像耐克这样能持续创造价值、不断拓宽护城河的伟大企业,才是实现财富长期、复合增长的王道。寻找下一个“耐克”,比寻找下一个“烟蒂”要激动人心,也可能回报更丰厚。
不要把你的投资账户看作一个赌场,而应将其视为一个需要精心管理的“家庭捐赠基金”。为它设定一个长期的使命(比如,为了家庭未来的财务自由),制定一个基于长期视角的资产配置策略,并严格遵守纪律,定期进行再平衡。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能帮助你抵御市场的噪音和内心的贪婪与恐惧,走上理性的投资之路。
在分析一家公司时,我们很容易被利润、市盈率等有形的财务数据所吸引。但俄勒冈大学与耐克的故事提醒我们,品牌、文化、创新能力、用户粘性等无形资产,往往才是决定一家公司能否基业长青的关键。学会评估这些难以量化的软实力,是从业余投资者向专业投资者进阶的重要一步。当你看到一个品牌在你和周围人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广受赞誉时,或许就应该把它放入你的研究清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