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价外期权

价外期权 (Out-of-the-Money Option),通常被简称为OOM,是期权交易中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概念。简单来说,如果一份期权合约在当下立即行使权利,买方会亏钱,那么这份期权就处于“价外”状态。具体而言,对于一份看涨期权,当其行权价高于标的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时,它就是价外期权;而对于一份看跌期权,则是其行权价低于标的资产的当前市场价格。价外期权最大的特点是它没有任何内在价值,其全部价值都来自于时间价值——也就是市场对它在到期前“翻身”变为价内期权的期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尚未开奖的彩票:价格便宜,但中奖(即变得有价值)的概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到期时若仍是价外,其价值就归零。

‘价外’究竟是什么意思?

理解“价外”的关键在于比较行权价和市场价。我们不妨用两个生活化的场景来拆解它。

看涨期权:望山跑死马

假设你看好“吃货集团”的股票,当前市价是每股90元。你买了一份看涨期权,获得了在未来一个月内以100元(行权价)买入该股票的权利。

看跌期权:手握低价卖身契

现在反过来,你认为“佛系科技”的股票要跌,当前市价是每股110元。你买了一份看跌期权,获得了在未来一个月内以100元(行权价)卖出该股票的权利。

为什么有人要买卖价外期权?

既然价外期权在当下行权是亏钱的,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人对它趋之若鹜呢?答案在于买方和卖方的不同盘算。

买方:高杠杆的梦想家(或赌徒)

买入价外期权的人,通常是抱着“以小博大”的心态。

卖方:收租的时间捕手

卖出价外期权的人,则扮演着类似“赌场庄家”或“保险公司”的角色。

价值投资者的视角

对于遵循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来说,价外期权是一把需要审慎使用的双刃剑。

总而言之,对于价值投资者,价外期权不是用来追逐暴利的彩票,而是服务于长期投资目标的精巧工具,用于优化买入点、卖出点和创造额外现金流。其使用的前提,永远是对标的资产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