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价格(Convertible Bond Price),指的是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所需要支付的金额。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其价格像一个“混合动力”的交通工具,同时受到债券和股票两种资产价格因素的驱动。当它对应的公司正股价格上涨时,可转债价格也会跟着“加油”,体现出明显的“股性”;而当正股价格下跌时,它又有一个债券价值(通常是100元面值加上一点点利息)作为“安全气囊”,提供下跌保护,这便是它的“债性”。这种“涨起来像股票,跌下去像债券”的特性,正是可转债投资的核心魅力所在。
理解可转债价格,就像是认识一个有多重性格的朋友。它的价格主要由以下三个核心价值共同决定,共同描绘出它的完整画像。
每张可转债的票面价值都是100元。这不仅是一个记账单位,更是投资者最重要的心理防线和安全垫。根据规则,如果持有可转债到期,公司必须按照约定的价格(通常是100元面值 + 约定利息)把钱还给你。因此,只要公司不破产,100元面值就是你收回本金的坚实保障。当可转债价格跌到100元附近或以下时,它的风险就变得很低,此时其“债性”凸显,吸引着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纯债价值(又称“债券底价”)是一个更严格的底线。它是假设这张可转债彻底丢掉“变身为股票”的权利,作为一张普通公司债券,其未来的利息和到期本金,按照当前市场上类似风险债券的利率折算到今天,值多少钱。
转股价值是可转债“股性”的直接体现,是它能跟着正股上涨的核心动力。它告诉你,如果立刻将这张可转债换成股票,这些股票值多少钱。
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可转债价格常常高于它的面值,也高于它的转股价值。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溢价”,它也是可转债定价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转股溢价率是衡量可转债价格相对于其转股价值高出多少的百分比。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可转债价格的构成后,就可以制定出更聪明的投资策略。
在100元面值附近或以下买入可转债,确实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低风险策略。这保证了即使转换失败,持有到期也能大概率保本并获得少量利息。然而,它并非万无一失:
投资启示:低价是安全垫,但绝不能忽视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买入好公司的好资产,可转债也不例外。
你的投资策略,应该取决于你的投资目标和市场判断:
要特别警惕那些价格高(比如高于130元)且转股溢价率也高的“双高”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