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周期调整后市盈率

定义与诞生:给市盈ryl率加一个“时光滤镜”

周期调整后市盈率 (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更为人熟知的别称是 CAPE席勒市盈率 (Shiller P/E)。它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教授发明的,可以看作是传统市盈率(P/E)的“加强版”或“导演剪辑版”。传统的市盈率用的是公司过去一年的盈利,但这就像通过一场考试来判断一个学生的综合实力,成绩可能因偶然因素而大起大落。CAPE则更为深思熟虑,它采用的是过去十年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平均每股收益作为分母,以此来平滑经济周期对企业盈利造成的短期波动。这样一来,它就像一部跨越十年的纪录片,能更真实地反映一家公司(或整个市场)的长期盈利能力和真实估值水平,帮助投资者拨开短期迷雾,看到更长远的价值图景。 传统的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 P/E)是投资者最常用的估值工具之一,其计算公式是:股价 / 每股收益(EPS)。它简单直观,告诉我们为了获得一元的盈利,需要付出多少成本。然而,它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其分母——每股收益——通常采用的是过去12个月(TTM, Trailing Twelve Months)的数据。这个数据极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想象一下:

为了解决这个“近视眼”问题,罗伯特·席勒教授在他的经典著作《非理性繁荣》 (Irrational Exuberance) 中提出了CAPE这一概念。它的计算公式是: CAPE = 真实的股票价格 / 过去10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每股收益 这个公式的精妙之处在于:

因此,CAPE提供了一个更稳定、更具历史穿透力的估值标尺,帮助我们判断当前股价相对于其长期“正常”盈利能力而言,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CAPE的“读心术”:如何解读这个指标?

CAPE就像市场的“情绪探测器”或“估值温度计”。通过观察它的历史数值,我们可以洞察市场的整体情绪和估值水平。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CAPE的“高光时刻”:

重要提示:CAPE是一个长期战略指标,而不是一个短期择时工具。高CAPE并不意味着市场明天就会暴跌,它可能在“高估”的状态下持续运行好几年。同样,低CAPE也不意味着市场马上就会反弹。它告诉我们的是未来5到10年投资回报的概率分布,而不是一个精准的短期预测。

CAPE在投资实战中的应用指南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CAPE并非象牙塔里的学术工具,它在我们的投资决策中可以扮演多个实用角色。

1. 宏观择时:判断市场的“温度”

CAPE最核心的应用就是帮助我们判断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当我们在考虑是该增加还是减少股票仓位时,CAPE可以提供一个宏观的参考坐标。

2. 横向比较:跨国市场的“选美”

CAPE不仅可以用于分析单一市场,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股票市场,帮助我们进行全球资产配置。通过计算各国主要股指(如中国的沪深300、美国的标普500、欧洲的斯托克600等)的CAPE值,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个市场目前相对“更便宜”。 例如,如果A国的CAPE为15倍,而B国的CAPE为30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A国市场从长期估值的角度看可能更具吸引力。 但请注意,这种跨国比较需要谨慎,因为它存在一些“陷阱”:

3. 个股分析:CAPE的“微观”视角(慎用)

理论上,CAPE的思想也可以应用于分析单个公司,特别是那些处于强周期性行业的公司,如钢铁、化工、航运、半导体等。这些公司的盈利在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巨大,使用单一年份的P/E进行估值极具误导性。 通过计算这类公司的“个股版CAPE”,即用当前股价除以过去十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每股收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平滑、更可靠的估值参考,避免在行业景气顶峰、P/E看似很低时买入,结果却买在了股价和盈利的最高点。 然而,这种方法必须慎用,因为它有一个重要前提:这家公司在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中,其商业模式和行业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于那些处于快速成长期、转型期或者衰退期的公司,用历史的平均盈利来预测未来是刻舟求剑,毫无意义。

批判与反思:CAPE是完美的“水晶球”吗?

尽管CAPE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它绝非完美无瑕的“水晶球”。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使用它。

1. “这次不一样”的争论

这是对CAPE最常见的批评。批评者认为,时代在变,经济结构、会计准则、利率环境等因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用一百年前的CAPE历史数据来衡量今天的市场可能是不合适的。

2. 预测能力的局限性

如前所述,CAPE在预测市场短期走势方面表现很差。一个根据CAPE信号在1996年就卖出美股的投资者,会错过之后长达四年的巨大涨幅,尽管他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CAPE告诉你的是远方的天气概率,而不是明天的具体温度。对于缺乏耐心的投资者来说,它可能是一个带来焦虑而非指导的工具。

投资启示:普通投资者如何拥抱CAPE的智慧

了解了CAPE的原理、应用和局限后,我们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将它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投资体系呢?

  1. 1. 用它校准预期,而非预测时点。 不要试图用CAPE来精准地“逃顶”或“抄底”。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你建立一个合理的长期回报预期。当CAPE高企时,你应该明白未来市场的年化回报率可能会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从而调整自己的财务规划。反之,当CAPE低迷时,你可以对未来更乐观一些。
  2. 2. 把它当作行为金融学的“逆向镜子”。 CAPE本质上是市场情绪的量化指标。当CAPE飙升,往往是市场最贪婪、媒体上充斥着“股神”故事的时候。当CAPE低落,往往是市场最恐慌、人人谈股色变的时候。将CAPE作为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是否正被群体情绪所裹挟,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这与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中提出的“安全边际”原则一脉相承。
  3. 3. 兼听则明,切勿迷信单一指标。 投资决策应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CAPE只是你工具箱中的一把瑞士军刀,虽然功能强大,但不能替代所有工具。你还需要结合股息率、市净率(P/B)、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对具体公司的深入分析,来构建一个立体的投资决策框架。

总而言之,周期调整后市盈率(CAPE)是价值投资理念在宏观层面上的一个伟大实践。它教会我们拉长时间的视野,穿透经济周期的迷雾,去理解估值的潮起潮落。它不是一个能告诉你确切答案的水晶球,而是一个能指引你思考方向的指南针。对于每一个致力于长期投资的普通人来说,理解并善用CAPE,无疑会让你在波涛汹涌的资本市场中航行得更加稳健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