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心一言 (ERNIE Bot)

文心一言(ERNIE Bot),是百度公司研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文心”取自中国古籍《文心雕龙》,“ERNIE”则是其技术框架“Enhanced Representation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的缩写。您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被海量知识“喂养”长大的超级数字大脑,它不仅能像人类一样流畅地对话、写作、翻译,还能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编写代码甚至创作图画。从投资角度看,文心一言不仅是百度公司的核心产品,更是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全球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它代表了一种颠覆性的生产力工具,正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为投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AI 大模型的投资逻辑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一项新技术,关键在于看透其如何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I大模型,正从三个层面重塑着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

护城河的重塑者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优秀企业。AI大模型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护城河构建工具,同时也是现有护城河的“毁灭者”。

生产力的革命引擎

正如蒸汽机和电力开启了工业革命,AI大模型被视为开启新一轮生产力革命的钥匙。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而是一种赋能百业的底层技术。 从软件开发公司使用AI辅助编程,将开发效率提升数倍,到制药公司利用AI预测蛋白质结构,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从设计师用AI生成创意图片,到律师用AI快速检索分析案卷……AI正在将人类从繁琐、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进行创新和生产。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两点:

  1. 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成功应用AI的企业,其成本将下降,利润率有望提升,从而增加公司的内在价值
  2. 宏观经济的增长潜力: 生产力的全面提升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一个由AI驱动的经济体,其增长天花板将远高于现在,这意味着整个资本市场的蛋糕会变得更大。

泡沫与价值的博弈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巨大的投资狂热和投机泡沫,从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历史总在重演。AI浪潮也不例外。 当媒体充斥着对AI无所不能的描绘时,许多公司的股价会因仅仅“沾边”AI概念而一飞冲天,其涨幅远远脱离了基本面。这正是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其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中反复警示的:投资者必须严格区分“投资”与“投机”

对于AI领域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必须保持极度的清醒和理性。承认AI的巨大潜力,但绝不为其支付过高的价格。一家伟大的公司,如果买入的价格过高,也可能是一笔糟糕的投资。在狂热的市场氛围中,坚守安全边际原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这意味着,你支付的价格需要显著低于你对公司内在价值的估算,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错误或不利情况预留足够的缓冲空间。

如何评估“文心一言”的投资价值

面对AI这样复杂的新兴领域,投资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我们可以借鉴“淘金热”时期的古老智慧,将整个产业链拆解开来,并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为这些看似“无法估值”的公司寻找价值锚点。

从“铲子”到“金矿”的产业图谱

19世纪的美国淘金热中,最赚钱的并非是那些历经艰辛的淘金客,而是向他们出售铲子、牛仔裤和水的商人。AI时代同样如此,我们可以将产业链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卖铲人

这一层提供AI发展所必需的“水电煤”,是整个生态的基石。

投资“卖铲人”的逻辑相对清晰,它们的业绩与整个AI行业的发展繁荣度直接挂钩,确定性相对较高。

模型层:炼金师

这一层是开发和拥有基础大模型的公司,如拥有文心一言的百度、拥有ChatGPTOpenAI微软是其重要投资者)以及拥有Gemini的谷歌。它们是这个时代的“炼金师”,试图点石成金。

  1. 这一层的竞争异常激烈,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研发投入。
  2. 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利润尚不完全明朗。
  3. 潜在回报极高,胜出者可能成为下一个平台级的科技巨头,但失败的风险也同样巨大。

应用层:淘金者

这一层是利用基础大模型的能力,开发出面向特定场景或行业的应用软件和服务的公司。它们是真正的“淘金者”。

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应用层或许是更值得关注的领域。特别是那些已经拥有成熟业务、稳定现金流和广大用户基础的上市公司,如果能成功利用AI提升其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其价值增长的确定性可能更高。

定量与定性的结合:给 AI 企业估值

为处于高速成长期、甚至尚未盈利的AI公司估值,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估值指标如市盈率(P/E)可能完全失效。此时,需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定性分析:穿透技术迷雾看商业本质

在评估一家AI公司时,应首先抛开那些天花乱坠的技术术语,回归商业常识,问自己几个彼得·林奇式的问题:

  1. 它解决了什么真实存在的问题? 客户是否愿意为这个解决方案付费?
  2. 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是靠订阅、按次付费,还是广告?这个模式是否可持续?
  3. 管理层是否优秀? 创始人团队是否既懂技术又懂商业,并且诚信可靠?
  4. 竞争格局如何? 它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抵御竞争对手的模仿?

定量分析: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锚点

在定量层面,虽然精确预测未来利润很困难,但我们依然可以寻找一些估值的“锚”。

  1. 关注核心运营指标: 对于应用层公司,可以关注用户增长率、活跃度、续费率、客户生命周期价值等指标。
  2. 使用市销率(P/S)作为参考: 对于已经有收入但尚未盈利的公司,市销率比市盈率更有意义,但需要结合其毛利率和未来盈利潜力进行判断。
  3. 情景分析与现金流折现(DCF): 即使无法精确,也可以构建一个简化的现金流折现模型,设定乐观、中性、悲观等多种情景,来估算一个大致的价值区间。这样做的目的不在于得到一个精确的数字,而在于理解股价背后隐含的增长预期有多高,并判断这个预期是否现实。

价值投资者的AI生存法则

在AI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变革中,价值投资者既不应盲目冲动,也不该固步自封。以下三条法则,或许能帮助你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AI时代行稳致远。

坚守能力圈

沃伦·巴菲特反复强调,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你不必成为AI技术专家,但你必须对自己所投资的生意有足够深刻的理解。

  1. 如果你无法理解大模型的技术原理和竞争格局,那就不要轻易投资“模型层”的公司。
  2. 或许,你可以投资于那些你熟悉的行业里,正在被AI赋能的优秀公司。例如,你可能不懂AI芯片,但你理解一家消费品公司如何利用AI来优化其广告投放和供应链管理。

警惕“故事股”

AI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故事”。市场上会出现大量仅仅依靠讲述AI故事来炒作股价的公司,它们可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技术或产品。价值投资者必须扮演好“事实检验者”的角色,仔细甄别公司的宣传,寻找其业绩增长的真实驱动力。永远记住,利润和现金流不会说谎,但故事会。

拥抱变化,但用价值的尺子衡量

世界在变,科技在进步,但投资的本质没有变。价值投资的精髓——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在AI时代依然适用。AI不是估值模型的“豁免卡”,而是分析企业内在价值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全新、且至关重要的变量。 拥抱AI带来的深刻变革,积极学习和理解它如何重塑商业世界。但当你打开交易软件,准备按下买入键时,请务必用那把经过时间考验的、名为“价值”的尺子,去冷静地衡量你眼前的这笔生意是否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