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迈耶(Jack Meyer),一位在机构投资界声名显赫,但在普通投资者中却相对陌生的名字。他是哈佛管理公司(Harvard Management Company, HMC)的前任首席执行官(CEO)。在1990年至2005年执掌哈佛大学捐赠基金的15年间,他创造了年化接近16%的惊人回报率,将基金规模从47亿美元一路带到259亿美元,缔造了一段业界传奇。迈耶并非传统的价值投资者,但他通过长期主义、独立思考和对非主流资产的重仓配置,完美诠释了价值投资在机构资产管理中的精髓。他的投资策略,常与大卫·斯文森开创的“耶鲁模式”相提并论,共同塑造了现代机构投资的格局。
杰克·迈耶的人生轨迹与哈佛大学紧密相连,仿佛一场命中注定的回归。他本科毕业于丹尼森大学,随后在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获得了MBA学位。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刻投身风起云涌的华尔街,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的道路,先后在环球公司(Globe Newspaper Company)和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负责投资管理工作。 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经验。1990年,命运的橄榄枝再次伸向他——他的母校哈佛大学,邀请他出任哈佛管理公司的CEO。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哈佛捐赠基金是大学运营的“永动机”,其收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奖学金发放、科研项目推进和顶尖人才引进。 迈耶接手的,是一个规模已然不小但潜力远未被激发的巨人。他即将用未来15年的时间,向世界展示,如何将一个庞大的学术捐赠基金,打造成一部高效、精密且回报惊人的“印钞机”。
如果说沃伦·巴菲特的魔法棒是“在好公司遇到麻烦时买入”,那么杰克·迈耶的魔法棒,就是“在别人不敢去的地方寻找黄金”。他所打造的“哈佛模式”,核心在于突破传统股债组合的局限,大胆拥抱那些流动性较差但潜在回报极高的另类投资。
在迈耶上任之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还是以股票和债券为主的“60/40”传统模型。但迈耶敏锐地意识到,作为拥有永久存续期限的大学捐赠基金,哈佛拥有一个散户和许多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极长的投资期限和对短期流动性的低需求。 这意味着哈佛可以承受得起将资金“锁定”在某些资产里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以换取更高的长期回报。基于此,他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哈佛的资产配置策略,将大量资金配置到了以下几个领域:
通过这种多元化配置,迈耶不仅获得了惊人的账面回报,更重要的是,他构建了一个与传统股市、债市相关性较低的投资组合。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股市哀鸿遍野时,哈佛捐赠基金因为在另类投资上的布局而表现坚挺,这正是其策略优越性的最佳证明。
如何才能在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这些专业性极强的领域里淘到真金?迈耶的答案是: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最顶尖的“淘金者”。 他开创了一种“内外兼修”的混合式管理人模式:
为了吸引并留住这些能够创造超额收益的顶尖人才,迈耶采取了极具争议但也极其有效的策略——向内部和外部的基金经理支付华尔街水准的薪酬。他认为,大学捐赠基金不能抱着“非营利组织”的心态去和华尔街抢人才,否则最终只会得到二流的结果。只有提供有竞争力的激励,才能让最聪明的大脑为哈佛服务,并最终为大学创造出远超薪酬成本的巨额价值。
迈耶的投资哲学,与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在精神内核上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长期主义。
可以说,杰克·迈耶是将价值投资的原则,从挑选个股的“微观”层面,成功地应用到了掌管数百亿美元资产配置的“宏观”层面。
迈耶的巨大成功并非没有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点便来自于他付给手下基金经理的巨额薪酬。在2003财年,HMC薪酬最高的五位经理人合计拿走了超过1亿美元的薪水,这在学术界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人质疑,作为一家为非营利大学服务的机构,支付如此高的薪酬是否合理。 面对批评,迈耶的立场坚定而清晰。他反复强调一个简单的商业逻辑:
“我们是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里运营。为了给哈佛大学带来最佳的长期回报,我们必须吸引并留住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才。而这些人,同样是高盛、摩根士丹利们争抢的对象。”
他的计算很简单:即使支付了高昂的薪酬,HMC为哈佛大学创造的“阿尔法”(Alpha,即超越市场基准的超额收益)也远超薪酬成本。如果为了节省几千万美元的薪水而雇佣二流团队,导致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潜在收益损失,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 2005年,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迈耶选择离开哈佛,并与HMC的多位核心成员共同创办了新的资产管理公司Convexity Capital Management。他的离去,标志着哈佛捐赠基金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而他留下的,不仅是翻了几番的巨额资产,更是一套被后世机构投资者广为借鉴的、成熟的投资哲学和管理范式。
杰克·迈耶管理的是百亿美元级别的机构资金,他的许多具体操作(如直接投资PE、VC)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难以复制。但是,他那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投资思想,却能为我们提供极其宝贵的启示。
普通人的投资世界不应该只有股票和银行存款。迈耶的成功告诉我们,将一部分资产配置到不同类型的资产中,可以有效分散风险,并可能捕获新的增长机会。
迈耶之所以敢于投资非流动性资产,底气就来自于他的长期视角。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最大的优势同样是时间。
迈耶的“内外兼修”模式,本质上是对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理论的深刻理解。他知道自己团队的优势在于挑选顶级的基金经理,而不是亲自下场做所有类型的投资。
迈耶的薪酬争议给了我们一个重要提醒:在投资中,我们不应只盯着“费用”看。
总而言之,杰克·迈耶就像一位投资界的探险家,他用实践证明了在传统地图之外,存在着广阔而富饶的新大陆。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投资者,要敢于独立思考,着眼长远,并永远对更广阔的投资世界保持一颗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