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永辉超市

永辉超市,全称“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Yonghui Superstores Co., Ltd.)”,A股代码601933.SH。它是中国大陆一家家喻户晓的连锁超市企业,曾以其独特的“生鲜”经营模式被誉为零售行业的颠覆者和价值投资的典范。对于投资者而言,永辉超市的故事堪称一部精彩纷呈的商战教科书,它生动地演绎了一家企业如何凭借独特的护城河崛起,又如何在时代浪潮和激烈竞争中面临挑战。读懂永辉,你不仅能理解一家公司的兴衰,更能深刻体会到商业模式的动态演变价值投资的现实复杂性

永辉超市的“价值”画像:曾经的生鲜之王

在《投资大辞典》中,我们关注的是一家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永辉超市的价值核心,曾一度坚如磐石,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卓越的运营效率上。

独特的护城河:生鲜引流模式

对于任何一家超市来说,生鲜都是最难啃的骨头。它易腐烂、难保鲜、供应链复杂,导致损耗率居高不下。然而,永衣超市的创始人张轩松却敏锐地意识到,生鲜也是吸引顾客走进超市的最大流量入口。 永辉反其道而行之,把最难做的生鲜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模式可以概括为:

这两点共同构筑了永辉早期深不见底的护城河。它既有低成本的供应链优势,又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优势,一度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财务表现与市场追捧

凭借这套独特的打法,永辉超市实现了飞速扩张。在2010年至2018年间,其营业收入从100亿级别飙升至700亿以上,门店遍布全国。优异的业绩和清晰的商业模式,使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被誉为消费领域的“白马股”。 在此期间,永辉的股价一路上扬,吸引了众多知名机构投资者,其中就包括互联网巨头京东腾讯的战略入股。巨头的加持,一方面为永辉带来了资金和线上流量资源,另一方面也让市场对其“新零售”转型充满了想象空间,进一步推高了其估值。在巅峰时期,永辉超市的市值一度突破千亿人民币大关。

价值的挑战:护城河的侵蚀与困境

然而,商业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投资者们还在为永辉的护城河欢呼时,新的挑战者和商业模式正从意想不到的角落发起攻击,曾经坚固的壁垒开始出现裂缝。

外部竞争的“降维打击”

对于传统零售业来说,最大的冲击来自于互联网。永辉面临的,是一场来自不同维度的夹击。

2020年前后,以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模式异军突起。这种模式通过“预售+次日达+自提”的形式,极大地简化了供应链,并以惊人的低价直接杀入了生鲜这个永辉最核心的腹地。消费者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第二天就能在家门口的团长那里取到比超市还便宜的蔬菜水果。这种模式对永辉的“低价生鲜引流”策略构成了釜底抽薪式的打击。永辉的护城河,第一次遇到了比它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对手。

与此同时,以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则从另一个方向发起了进攻。盒马定位中高端,主打“超市+餐饮+APP+30分钟配送”的融合体验。它不仅商品品质更高,购物体验更佳,而且解决了消费者“即时性”的需求。对于那些追求品质和便利的城市中产阶级来说,盒马的吸引力显然超过了传统的、需要亲自前往的大卖场。 永辉被夹在了中间:论价格和便利性,打不过社区团购;论体验和品质,又不及盒马鲜生。 其核心客群被双向分流,护城河开始被快速侵蚀。

内部问题的暴露

外部环境的剧变,往往会放大企业内部潜藏的问题。永辉同样未能幸免。

在资本的助推下,永辉曾进行大规模的门店扩张。然而,部分新店的选址和经营未达预期,导致单店效率(常用“坪效”即每平方米面积产生的营业额来衡量)下滑,同时租金、人力等刚性成本却不断攀升,侵蚀了公司利润。

面对新零售的挑战,永辉也曾尝试孵化“超级物种”等新业态来应对。但这些创新业务持续亏损,拖累了主业。更严重的是,公司创始人之间在战略方向上出现分歧,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暴露了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一个团结、专注的管理层对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永辉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下滑,并在2021年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股价也随之大幅下跌,从千亿市值的高峰一路滑落,让许多坚守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投资者启示录:从永辉案学到什么

永辉超市的案例,对于信奉价值投资的我们来说,提供了四个极其宝贵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投资绝不是找到一家“好公司”然后一劳永逸那么简单。

  1. 1. 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动态审视

这是最重要的启示。永辉的生鲜护城河在传统零售时代坚不可摧,但在互联网商业模式面前却显得脆弱。伟大的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强调要寻找拥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企业。永辉的经历告诉我们,判断“持久性”是多么困难。投资者必须持续地、批判性地审视一家公司的护城河,思考它能否抵御来自新技术、新模式的攻击。昨天的护城河,可能就是今天的马其诺防线。

  1. 2. 警惕“价值陷阱”

当永辉股价下跌时,其市盈率 (P/E) 等估值指标会显得很“便宜”。许多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这是“捡便宜”的好机会。然而,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正在持续恶化,其内在价值本身就在不断缩水,那么看似便宜的股价其实一点也不便宜。这就是典型的“价值陷阱 (Value Trap)”。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买得“好”,而不仅仅是买得“便宜”。 在内在价值不断毁灭的公司身上,再低的买入价也可能是错误的。

  1. 3. 管理层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变量

一家公司的战略方向、执行效率、应对危机的能力,最终都取决于其管理层。永辉在面临挑战时出现的内部管理分歧,无疑加剧了困境。作为投资者,在分析财务报表和商业模式之外,必须花时间去研究和评估公司的管理层。他们是否诚实、专注、理性?他们是否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执行能力?投资一家公司,很大程度上就是投资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

  1. 4. 深刻理解商业模式的本质及其脆弱性

投资不能只停留在看财务数字的表面。必须深入下去,理解一家公司到底是如何赚钱的,它的商业模式建立在哪些关键假设之上。永辉的模式建立在“线下流量”和“生鲜成本优势”这两个基石上。当社区团购用更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方式瓦解了这两个基石时,整个商业大厦就开始动摇。投资者需要像侦探一样,找出支撑企业价值的“命门”,并思考它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威胁。 总结而言,永辉超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投资案例。它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卓越的商业模式,也深刻揭示了在飞速变化的时代里,维持竞争优势是何其艰难。对于普通投资者,永辉的故事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在投资世界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进化的幸存者。保持谦逊、持续学习、动态评估,才是价值投资穿越周期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