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头部位 (Short Position),也常被称为做空、空仓或沽空,是一种投资策略。持有这种部位的投资者预期某项资产(如股票、期货)的价格会下跌,并从中获利。与我们熟悉的“低买高卖”相反,它的操作是“先高卖后低买”。投资者先借入资产并卖出,待价格下跌后再买回归还,赚取其中的差价。这就像是向朋友借了一本限量版漫画书,你觉得它会降价,于是先以100元卖掉,等它降到60元时再买回来还给朋友,你就净赚了40元。
建立一个空头部位,就像是上演一出精心编排的四幕剧,顺序绝不能错。
借到股票后,你立刻在市场上以当前市价将其卖出,将现金收入囊中。此时,你手里握着卖股得来的钱,但同时也欠着券商同样数量的股票。你开始默默祈祷:“跌吧,快跌吧!”
这是最考验耐心的阶段。如果股价如你所愿一路下跌,你的账面利润就会增加。反之,如果股价上涨,你的账面就会出现亏损。
当股价下跌到你的目标价位,或者你决定了结头寸时,你需要在市场上买回同等数量的股票,这个过程称为回补或轧平仓位。然后,你将买回的股票还给券商,完成这笔交易。你的利润就是当初卖出股票的收入与如今买回股票的成本之间的差价(需扣除借券利息和交易费用)。
做空是一场高风险的游戏,玩家需要清楚地知道谁是自己的盟友,谁又是致命的敌人。
对于以稳健和长远著称的价值投资者来说,空头部位似乎是一个异类。但理解它,能让我们成为更聪明的投资者。
价值投资者致力于寻找那些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便宜好公司”。而专业的空头投资者,则致力于寻找那些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的“昂贵坏公司”。两者的研究方法其实殊途同归,都依赖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度挖掘和严谨分析。因此,学习空头的分析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避开那些“价值陷阱”。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对做空行为向来持谨慎态度。他曾多次警告,做空是一件“非常危险”且“很难赚钱”的事情。因为即使你对一家公司的判断完全正确(它确实很糟糕),但市场的非理性情绪或者一次猛烈的逼空,都可能在短期内让你破产。正如凯恩斯所说:“市场保持非理性的时间,可以比你保持不破产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