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肯尼斯·费雪

肯尼斯·费雪 (Kenneth L. Fisher),是美国投资界一位特立独行、口无遮拦的亿万富翁和投资大师。他是费雪投资公司 (Fisher Investments)的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该公司管理着数千亿美元的资产。同时,他也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在《福布斯》杂志上开设的“投资组合策略”专栏是该杂志历史上连载时间最长的专栏之一。作为传奇投资家菲利普·费雪的儿子,他并未完全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而是开创了自己独特的、以数据为驱动的投资体系,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他将市销率 (Price-to-Sales Ratio, PSR)这一估值工具推广给了广大投资者。

“超级成长股”的继承与叛逆

在投资这个讲究传承的领域,肯·费雪的出身无疑是顶级的。他的父亲菲利普·费雪是“成长投资”流派的开山鼻祖,其著作《共同基金和不寻常的利润》 (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至今仍是投资者的必读经典。耳濡目染之下,肯·费雪从小就吸收了父亲投资哲学的精华:

然而,如果仅仅是复制父亲,那他就不会是肯·费雪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展现了鲜明的“叛逆”色彩,这份叛逆主要体现在他对量化分析宏观视角的极端重视上,这与他父亲那种“精选个股并永远持有”的纯粹自下而上风格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这份叛逆最具体的产物,就是市销率(PSR)指标的普及。他发现,传统的市盈率 (P/E) 指标虽然流行,但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一家伟大的公司可能因为周期性低谷、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或是尚处创业初期而暂时没有利润,此时市盈率就失灵了。利润(Earnings)这个指标,相比销售额(Sales),也更容易被管理层通过会计手段“修饰”。 于是,肯·费雪将目光投向了更稳定、更难作假的“销售额”,并大力倡导使用市销率作为估值工具,为投资者在迷雾中寻找伟大的困境反转公司或早期成长公司点亮了一盏新的探照灯。

投资哲学的“三问法”与核心工具

肯·费雪的投资决策过程,并非依赖某个神秘的直觉,而是一套严谨的、可复制的框架。他将这套框架浓缩在了他的著作《投资最重要的三个问题》 (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 中,这“三问”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向自己提出的灵魂拷问。

标题级别 2

第一问:我漏掉了什么不该相信的“常识”?

这本质上是在倡导逆向投资 (Contrarian Investing)。市场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金科玉律”和“专家共识”,但历史反复证明,当所有人都相信某件事时,这件事很可能已经失去了让你赚钱的价值,甚至本身就是错的。 肯·费雪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神话粉碎者”。他会用海量历史数据去检验那些流传甚广的投资信条,例如:

通过回测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数据,他发现许多所谓的“常识”根本站不住脚。他的启示是:在投资中,你以为你知道的事情,往往比你不知道的事情更危险。 真正的机会,常常隐藏在被市场误解和抛弃的角落里。

第二问:我能想出什么别人没想到的事?

这要求投资者必须拥有独特的分析视角或工具,从而获得超越市场的认知优势。如果你的分析方法、信息来源和思考逻辑都和大众一模一样,你凭什么取得超额收益呢? 对于肯·费雪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就是他的核心工具——市销率(PSR)。当所有人都盯着市盈率,为一家暂时亏损的优秀科技公司贴上“垃圾”的标签时,他却通过PSR看到了其巨大的销售增长和潜在的盈利能力,从而以极低的价格买入。这就是他“想出别人没想到的事”的典型方式。

第三问:我的大脑现在正在欺骗我什么?

这个问题直指投资中最强大的敌人——我们自己。肯·费雪很早就意识到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的重要性。他深知,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许多认知捷径,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会变成致命的陷阱。 他经常提醒投资者警惕如下偏见:

认识到这些偏见的存在,并通过建立纪律和规则来约束它们,是走向成熟投资者的必经之路。正如查理·芒格所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都不会去那个地方。”

核心工具:市销率(PSR)

市销率是理解肯·费雪投资体系的钥匙。 PSR = 总市值 / 公司总销售收入 它的逻辑非常简单:我们愿意为这家公司每一块钱的销售额付多少钱。

如何运用PSR:费雪的法则

肯·费雪并非让大家盲目地使用PSR,而是给出了一套清晰的实战指南:

  1. 警惕高PSR股票 他强烈建议投资者避开市销率高于1.5倍的股票。他认为,为了一块钱的销售额支付超过1.5元,风险太高。任何市销率超过3倍的股票,在他看来几乎都应该直接放弃。
  2. 寻找低PSR珍宝: 他会积极寻找市销率低于0.75倍的公司。这往往意味着市场对这家公司极度悲观,其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机会。
  3. PSR不是万能灵药: 肯·费雪强调,低市销率本身并不构成买入的理由。它只是一个筛选工具,帮助你找到潜在的“便宜货”。你必须进一步研究:
    • 这家公司有能力在未来提升利润率吗? 一家公司的销售额再高,如果永远不赚钱,那也是个价值陷阱 (Value Trap)。低PSR的魅力在于,一旦公司成功改善其盈利能力,其估值将迎来“市销率修复”和“利润率提升”的双重利好,即所谓的“戴维斯双击”。
    • 这家公司所在的行业是怎样的? 不同行业的正常PSR水平天差地别。软件、生物科技等高毛利行业的PSR通常较高,而超市、重工等薄利行业的PSR则会很低。使用PSR时,最好在同行业内进行比较。

大类资产配置的宏观视野

与许多专注于精选个股的价值投资者 (Value Investors) 不同,肯·费雪是一位坚定的“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家。他认为,对于一个投资组合而言,90%的回报来自于正确的资产配置 (Asset Allocation),而不是选股。 在决定买入哪只股票之前,他会先花大量精力研究全球的宏观经济、利率走向、政治格局和市场情绪,从而做出最顶层的决策:

这种宏观先行的策略,使他与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等“从不预测宏观经济”的投资大师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并非孰优孰劣之分,而是展现了通往成功投资的道路不止一条。肯·海外市场的配置,从而安然度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或许没有肯·费雪的团队和资源,但他的思想和方法,却能给我们带来极其实用的启示:

总而言之,肯尼斯·费雪就像投资界的一位“数据侠客”,他用严谨的量化分析和逆向思考,打破了一个又一个投资神话,为我们展示了一条融合了宏观远见与微观洞察的独特投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