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ostgreSQL

PostgreSQL(有时非正式地称为 Postgre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把它想象成数字世界的“终极档案柜”,它不是由某家公司拥有和出售,而是由一个全球性的、充满热情的开发者社区共同构建和维护了超过30年。这个档案柜以其惊人的稳定性、功能的丰富性和对标准的高度遵循而闻名。对于投资者而言,虽然你无法像购买苹果公司股票那样直接投资PostgreSQL,但理解它就如同掌握了一张解密数字经济的藏宝图,能帮助你发现那些潜藏在科技浪潮中的真正价值。

像空气和水一样的数字基石

在我们的投资世界里,我们关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但在数字世界里,一切商业模式——无论是电商、社交媒体还是金融科技——都建立在数据之上。而数据库,就是储存、管理和检索这些数据的核心引擎。 如果说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一座繁华的城市,那么它的应用程序就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而数据库就是支撑这一切的地下管网、地基和道路系统。它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旦瘫痪,整座城市便会瞬间失序。 在众多数据库中,PostgreSQL的地位非常特殊。它不是由Oracle微软这样的商业巨头兜售的昂贵产品,而是完全免费的。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它是数字生态系统中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之一。正是这种“公共资源”的属性,使其蕴含了独特的价值投资逻辑。

开源项目的“价值投资”逻辑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具有宽阔、持久护城河的优秀企业。一个开源项目如何能拥有“护城河”呢?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PostgreSQL的护城河恰恰源于它的“开放”和“免费”。

另类护城河:社区、稳定与自由

传统的护城河通常由品牌、专利、规模效应或高昂的转换成本构成。PostgreSQL的护城河则是一种全新的形态:

免费的午餐,昂贵的“餐具”:寻找投资机会

既然PostgreSQL本身是免费的,那么投资机会在哪里?答案是:围绕这顿“免费午餐”提供“餐具”和“服务”的商业生态。 这正是传奇投资家彼得·林奇所说的“卖铲人”逻辑——在淘金热中,最稳妥的赚钱方式不是去淘金,而是向淘金者出售铲子、牛仔裤和帐篷。

“卖铲人”策略:云服务与专业支持

直接受益于PostgreSQL繁荣的,是那些提供“数据库即服务”(DBaaS)的云计算巨头。它们将复杂的数据库部署、备份、扩展和维护工作打包成简单易用的服务,向企业收费。

“颠覆者”视角:评估数据库巨头的竞争格局

PostgreSQL的存在,也为我们评估传统数据库巨头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根据迈克尔·波特波特五力模型理论,强大的替代品会极大地削弱现有企业的定价权和盈利能力。

“质地”探测器:从技术选型看公司文化

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他喜欢投资那些由理性的、有长远眼光的管理者经营的公司。一家公司在技术上的选择,有时也能透露出其管理层的“品味”和“质地”。 当一家初创公司或成熟企业在进行尽职调查后,选择使用PostgreSQL作为其核心业务的数据库时,这可能传递出一些积极的信号:

当然,这并非绝对标准,但它可以作为我们拼凑一家公司“投资拼图”时,一块虽小却颇具分量的拼块。

投资启示录

作为一名聪明的投资者,我们不必成为数据库专家,但理解PostgreSQL的价值和影响力,能为我们打开一扇独特的观察窗,洞察科技行业的底层逻辑。

归根结底,PostgreSQL的故事完美诠释了价值投资的精髓:真正的价值常常隐藏在那些不事张扬、默默无闻,却为世界提供着坚实基础的事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