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Quartus

Quartus (又称‘夸特斯’) 是一个源自拉丁语的词,意为“第四”。在投资领域,它并非一个财务指标或交易策略,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学思辨的概念。这个词由学者劳伦斯·坎宁安 (Lawrence A. Cunningham) 在其编纂的经典著作《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首次提出,用以描述价值投资理论演进的第四个、也是最高级的阶段。它代表了一种集大成的投资思想,完美融合了三位投资巨擘的核心理念,并由第四位大师将其发扬光大。具体来说,Quartus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量化分析、菲利普·费雪的质化洞察以及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的终极结合体,而这一思想的化身,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者——沃伦·巴菲特

“Quartus”的诞生:投资思想的四重奏

想象一下,价值投资是一首宏伟的交响乐,它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几位伟大的作曲家先后谱写出华美的乐章,最终由一位指挥大师将其融合成一曲天籁。Quartus,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名字。

第一乐章:格雷厄姆的基石

交响乐的序曲,由价值投资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奏响。他的风格严谨、古典,充满了数学般的精确与冷静。格雷厄姆的投资世界里,最重要的词是“安全”。他教导投资者,要像逛折扣超市一样买股票,寻找那些价格远低于其清算价值的公司。 他提出了两个传世概念:

格雷厄姆的方法,被形象地称为“捡烟蒂”投资法——在地上寻找别人丢弃的、还能免费吸上一口的烟蒂。这种方法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非常有效,它强调的是资产的价值,而非企业的未来。这是价值投资的1.0版本,是坚实的地基。

第二乐章:费雪的成长旋律

如果说格雷厄姆是古典派,那么菲利普·费雪 (Philip Fisher) 就是浪漫派。他为价值投资这首交响乐注入了悠扬、充满活力的成长旋律。费雪不满足于“捡烟蒂”,他追求的是购买那些能够持续创造巨大价值的“成长股”。 他的目光穿越了冰冷的财务报表,聚焦于企业的内在品质和长期潜力。费雪告诉我们,与其用低价买一家平庸的公司,不如用合理的价格买一家卓越的公司。他强调:

费雪的理念,让价值投资从关注“便宜”进化到关注“优秀”,这是价值投资的2.0版本。

第三乐章:芒格的智慧和声

当乐曲进入第三乐章,一位智者——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登场了。他没有谱写全新的主旋律,却为整首交响乐配上了无比丰富与和谐的多元和声,让其思想深度和广度呈指数级增长。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也是一位真正的“通才”。 他认为,仅仅懂得会计和金融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你必须建立一个“思维模型的网格”。这意味着你需要从各种重要学科中汲取最核心的智慧,包括心理学、历史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 芒格的智慧贡献包括:

芒格的加入,为价值投资增添了强大的理性框架和哲学思辨,使其从一门“技术”升华为一门“艺术”和“智慧”,这是价值投资的3.0版本。

第四乐章:巴菲特的集大成者 — Quartus的化身

终于,指挥大师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走上舞台。他手持指挥棒,将格雷厄姆的冷静、费雪的远见和芒格的智慧完美地融为一体,奏响了名为“Quartus”的最终乐章。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本身就是一部价值投资的进化史。他早年是格雷厄姆的忠实信徒,痴迷于寻找“烟蒂股”。但与芒格相遇后,他实现了思想上的伟大飞跃。正如他自己所说:“查理推动了我,使我摆脱了格雷厄姆的局限。我从一个猩猩(格雷厄姆派)进化成了人类(费雪与芒格的结合体)。这才是真正的进化。” 巴菲特将这三种思想融合成一个无懈可击的投资体系,其核心就是寻找那些具有持久竞争优势(即“护城河”)、由诚实且能干的管理层经营、并且能够以合理价格买入的卓越企业。他所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这一思想的伟大实践。 因此,Quartus,就是巴菲特所代表的、融合了前三者智慧的、成熟的价值投资哲学。它既有格雷厄姆对价格和安全的敏感,又有费雪对品质和成长的洞察,更有芒格对人性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Quartus投资法的核心原则

理解了Quartus的由来,我们就可以提炼出其作为现代价值投资范式的核心原则。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些原则是指引我们穿越市场迷雾的灯塔。

1. 公司质地优先于价格便宜

Quartus投资法的第一信条是:宁要商业模式皇冠上的明珠,不要商业模式垃圾堆里的烟蒂。 这意味着,投资决策的出发点是寻找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不是寻找一只便宜的股票。一家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 (Moat)”的公司,能够在长期竞争中保护其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持续的价值。这里的护城河可以是强大的品牌(如可口可乐)、网络效应(如微信)、低成本优势(如开市客)或专利技术。相比之下,仅仅因为价格便宜而买入一家质地平庸甚至糟糕的公司,很可能是一个“价值陷阱”。

2. 将企业视为一个整体,而非一张股票

这是从格雷厄姆到巴菲特一以贯之的理念,但在Quartus体系中得到了升华。你买入的不是一个代码,而是某个企业的部分所有权。 这意味着你需要像一个企业主一样思考:

当你用这种视角审视投资时,市场的短期波动就变得不再重要。你会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基本面,而不是股价的每日涨跌。

3. 跨学科的思维框架

Quartus投资者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思想的探险家。你不能只埋首于财务报告,还必须抬头仰望星空,从更广阔的维度理解商业和世界。

芒格的Lollapalooza效应就是一个绝佳例子,它描述了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朝同一个方向发展时,会产生极其强大的“核聚变”效应。这种洞察力,来自于对复杂系统的跨学科理解。

4. 专注与耐心:能力圈和长期持有

Quartus投资法不要求你成为万事通,恰恰相反,它要求你固守自己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能力圈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清楚地知道它的边界在哪里。在边界以内行事,你会比90%的投资者更有优势。 同时,投资是一场关于耐心的游戏。巴菲特的名言是:“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伟大的公司是“很湿的雪”,而长期持有就是“很长的坡”。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好公司,然后给时间和复利以足够的尊重,让它们去施展魔法。这意味着要抵抗频繁交易的诱惑,像一个农夫一样,播下种子,耐心等待收获。

普通投资者的Quartus修炼手册

成为巴菲特那样的Quartus大师或许遥不可及,但我们每个普通投资者都可以将Quartus作为修炼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境界。

像侦探一样研究公司

像跨界学者一样思考

像农夫一样播种和等待

像伙伴一样选择管理层

结语:Quartus不只是一个词,更是一种境界

Quartus,这个优雅的拉丁词,为我们勾勒出价值投资的演进蓝图和终极形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投资大师,既要有会计师的严谨,也要有企业家的远见,更要有哲学家的智慧。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Quartus是一个值得一生去追求的境界。它不是一套公式,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商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一种建立在理性和耐心之上的行为准则。这条路注定不平坦,需要持续的学习、独立地思考和巨大的耐心。但正如这首投资交响乐的终章所揭示的,通往非凡回报的道路,往往是由智慧与品性铺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