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Thiel Fellowship

Thiel Fellowship (蒂尔奖学金) 是由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 (Peter Thiel) 创办的一项激进的、颠覆性的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它每年挑选20至30位22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10万美元的奖金,并支持他们辍学两年,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业项目、科学研究或社会活动中。该奖学金的核心理念是:对于某些最具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年轻人来说,传统的大学教育并非最佳选择,甚至可能是一种束缚。与其在教室里循规蹈矩,不如直接进入真实世界,通过创造和实践来学习和改变世界。它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教育、创新和人才价值的社会实验,也是一笔投向未来顶尖人才的“天使投资”。

“蒂尔奖学金”的诞生:一个反叛者的宣言

要理解Thiel Fellowship,就必须先了解它的缔造者——彼得·蒂尔,以及他一以贯之的逆向思维。

创始人:硅谷的逆向思想家彼得·蒂尔

彼得·蒂尔是硅谷一位传奇且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作为“PayPal黑帮”的“教父”,他联合创办了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PayPal;作为Facebook的第一位外部投资人,他以5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回报,缔造了天使投资史上的神话;他还是大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和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的联合创始人。 然而,相比于他辉煌的投资履历,蒂尔更广为人知的是他作为一名思想家的身份。在他的著作《从0到1》(Zero to One)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商业哲学:成功源于对主流观念的挑战,真正的创新是从0到1,即创造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不是从1到n,即复制已有的模式。 这种“逆向思考”的精神,也体现在他对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尖锐批评上。蒂尔认为,大学教育已经演变成一个巨大的“泡沫”:

在他看来,强迫所有最聪明的头脑都去走“上大学、找工作”这条拥挤的独木桥,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于是,Thiel Fellowship应运而生,它不啻为一份宣言,公开挑战“大学是成功唯一路径”这一社会共识。

奖学金的核心理念:跳出“常识”的轨道

Thiel Fellowship于2011年正式启动,其规则简单而大胆:

这个项目的本质,是筛选出那些拥有强烈内在驱动力、不愿被传统框架束缚的“异类”。它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对于少数天才而言,“学习”的最佳方式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主动地创造(Learning by Building)。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这些年轻人的个人潜能,而非他们背后那张名校文凭的价值。它相信,在某些领域,两年的全情投入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超在课堂上获得的学分。

奖学金的“投资组合”:寻找下一个扎克伯格

如果将Thiel Fellowship看作一个特殊的风险投资基金,那么它的“投资标的”就是这些特立独行的年轻人。它的筛选和运作方式,充满了价值投资的智慧。

筛选标准:不仅仅是聪明,更是“成事”的特质

Thiel Fellowship的选拔极其严苛,每年有数千名申请者,但最终入选的只有20到30人。它的标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不看重GPA或SAT分数,而是寻找那些具备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特质的年轻人。这些特质包括:

这与价值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挑选公司管理层的逻辑如出一辙。巴菲特寻找的CEO必须具备三项特质:正直、智慧和精力。 同样,蒂尔寻找的也是那些拥有改变世界的热情(精力)、独特思考能力(智慧)和坚定信念(类似正直的品质)的年轻人。他投资的不是一个商业计划书,而是这个年轻人的“创始人品质”。

明星项目巡礼:从以太坊到Figma

经过十余年的运作,Thiel Fellowship的“投资组合”已经产出了惊人的回报,涌现出一批在全球科技和商业领域举足轻重的公司和创始人。

这些明星案例有力地证明,蒂尔的“赌注”获得了巨大成功。

“投资回报”的衡量:金钱之外的价值

Thiel Fellowship并非一个追求直接财务回报的基金。它由Thiel Foundation(蒂尔基金会)运营,属于非营利性质。然而,其产生的“回报”是多维度且极其深远的。

  1. 人才网络: 它为蒂尔的商业帝国(尤其是Founders Fund)建立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顶尖青年人才库和项目源。这些获奖者在未来创业时,极有可能优先寻求蒂尔的投资。
  2. 思想验证: 它的成功,验证了蒂尔关于教育和创新的逆向理论,极大地提升了他在全球范围内的思想影响力。
  3. 生态系统构建: 它催生了一个由顶尖创新者组成的独特社群,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启发,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效应,这种效应的长期价值难以估量。

从“蒂尔奖学金”看价值投资的智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Thiel Fellowship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天才和辍学创业的猎奇故事。它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教科书级别的价值投资案例,蕴含着深刻的投资哲学。

投资于人:价值投资的终极护城河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拥有宽阔“护城河”的优秀企业。“护城河”可以是品牌、专利、网络效应或成本优势。但最深、最持久的护城河,往往是卓越的管理层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曾说:“我宁愿以一个公道的价格投资一家很棒的公司,也不愿以一个很棒的价格投资一家公道的公司。” 而一家公司的“棒”,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领导者决定的。Thiel Fellowship将这一理念推向极致,它剥离了公司的所有其他元素(如资产、财报、市场份额),直接对“人”这个最核心的要素进行投资。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时,永远不要只盯着财务报表。花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它的管理层。CEO是谁?他的过往经历如何?他如何进行资本配置?他在致股东的信中展现了怎样的思考深度和坦诚度?一个诚实、能干且具备长远眼光的领导者,是公司价值持续增长的最重要保障。投资一家公司,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投资它的领导团队。

逆向思维与独立思考:发现被低估的“资产”

蒂尔创办奖学金的初衷,就是对“大学教育是唯一正途”这一社会共识的公然反叛。他看到了一个被主流观念忽视的“市场失灵”:社会系统性地高估了文凭的价值,而低估了某些年轻人即刻创造的潜力。 这正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在共识之外寻找价值。价值投资者总是像侦探一样,在市场中寻找那些因偏见、恐惧或短视而被错误定价的“资产”。当市场因为某个行业的暂时困境而恐慌抛售时,他们看到的是买入优秀公司的机会;当所有人都追捧某个热门概念时,他们却在冷静地审视其内在价值是否被高估。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你自己的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不要让媒体的喧嚣和市场的情绪左右你的决策。当一个好公司因为一些短期利空而股价大跌时,问问自己:它的长期竞争力是否受损?它的“护城河”是否依然坚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这或许就是逆向投资的绝佳时机。真正的投资机会,往往隐藏在人群的恐惧和偏见之中。

长期主义与延迟满足:等待创新的“复利效应”

Thiel Fellowship是一项极具耐心的长期投资。一个19岁的年轻人,即便天赋异禀,要将一个想法变成一家伟大的公司,也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波折。蒂尔和他的基金会提供的是“耐心资本”,他们不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而是愿意陪伴这些年轻人成长,等待创新的种子开花结果。 这完美诠释了复利 (Compound Interest) 的力量。正如投资一家成长型公司,其价值的增长并非线性,而是指数级的。在初期,增长可能很缓慢,甚至会经历亏损,但一旦业务模式被验证,市场地位确立,其价值就会开始加速增长。这个过程需要投资者拥有极大的耐心和“延迟满足”的品质。 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将自己定位为企业的所有者,而非股票的交易者。你投资的不是一串代码,而是一家活生生的企业的一部分。如果你看好一家公司的长期前景,就请给它足够的时间去成长。频繁买卖只会侵蚀你的回报,并让你错失最伟大的公司带来的复利增长。记住,在投资的世界里,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结语:你是“蒂尔奖学金”式的投资者吗?

Thiel Fellowship远不止一个奖学金项目,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一种深刻的投资哲学。它告诉我们,最稀缺、最宝贵的资产是卓越的人才;最强大的投资策略是敢于挑战共识的逆向思考;而最能创造惊人回报的魔法,则是耐心和时间的复利。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我们或许没有机会直接投资下一个维塔利克或迪伦。但我们可以学习成为一名“蒂尔奖学金”式的投资者。在做出每一次投资决策前,不妨问自己:

  1. 我是在投资一个伟大的“人”(管理层)吗?
  2. 我的这个决策是基于独立思考,还是在盲目追随大众?
  3. 我是否做好了长期持有,与优秀企业共成长的准备?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走在了通往成功投资的正确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