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D
CVD (Cumulative Volume Delta),中文可称为 累计成交量净值 或 累计量价差额。 想象一下,在热闹的股票市场里,每一笔交易都是一场微型的拔河比赛。一方是看好后市、积极买入的“多头”部队,另一方是看衰后市、急于卖出的“空头”大军。CVD就是一个精密的记分牌,它不仅记录每一秒钟谁的力量更强,更是将整场比赛(比如一天、一周或更长时间)中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忠实地累加起来。简单来说,它追踪的是“主动性”买卖力量的净差额,并将其持续累积,从而为我们揭示隐藏在K线图背后的多空博弈真相和市场情绪的真实流向。
核心思想:CVD到底在追踪什么?
要理解CVD,我们需要拆解它的两个关键词:“Delta”和“Cumulative”。
- Delta(Δ,差额):买卖力量的瞬时快照
在任何交易软件中,我们都能看到“买一价”和“卖一价”。如果一笔交易是在“卖一价”上成交的,意味着有投资者迫不及待地要买入,主动去匹配卖家的报价,这笔交易的成交量就被计为“买方力量”,记为正值。反之,如果一笔交易是在“买一价”上成交的,则意味着有投资者急于抛售,主动去匹配买家的报价,这笔交易的成交量就被计为“卖方力量”,记为负值。 Delta就是某一小段时间内,所有主动性买盘成交量减去所有主动性卖盘成交量的差额。
- 如果Delta为正,说明这段时间里,积极买入的人比急于卖出的人多,市场情绪偏向乐观。
- 如果Delta为负,说明急于抛售的人占据了上风,市场情绪偏向悲观。
这就像在拔河比赛中,裁判在某一秒拍下的一张照片,告诉你绳子中间的红带子偏向了哪一方。
- Cumulative(累计):连接快照的动态影片
一张照片只能告诉我们瞬间的状态,而一部影片才能展现完整的故事。CVD做的就是“累计”这件事。它把每一个时间单位(如1分钟、5分钟)的Delta值不断地加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 CVD = 上一期的CVD + 本期的Delta 通过这条曲线,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买卖行为,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市场整体的、持续的买卖压力趋势。这就像把拔河比赛从头到尾录下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头和空头双方是如何此消彼长、谁在持续发力、谁又在悄悄撤退。这便是CVD的精髓所在——它追踪的是推动价格变化的根本动力:订单流。
如何解读CVD:市场的悄悄话
CVD就像一位诚实的“市场内部人士”,它通过与价格走势的“协同”或“背离”,向我们透露一些重要的信息。
CVD与价格的协同运动
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的情况,即CVD曲线的走向与价格K线的走向基本一致。
- 价格上涨,CVD也同步上涨: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信号。它告诉我们,价格的上涨是由源源不断的、积极的买盘推动的。就像一艘正在升空的火箭,不仅自身在向上飞,下方的推进器也在持续喷射火焰。这通常意味着上涨趋势很可能会延续。
- 价格下跌,CVD也同步下跌:这是一个明确的看跌信号。它表明价格的下跌背后是恐慌性的、持续的抛售压力。市场参与者正在不计成本地出逃。这通常意味着下跌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
协同运动就像是“所见即所得”,它确认了我们从价格图上看到的趋势,增加了我们判断的信心。
CVD与价格的背离:最重要的信号
背离,是CVD发出的最值得我们倾听的“悄悄话”。当CVD的走势和价格的走势开始“闹别扭”,方向不一致时,往往预示着市场可能要变天了。
看涨背离 (Bullish Divergence)
当股票价格创出新低,但CVD曲线却没有创出新低,反而形成了一个更高的低点时,看涨背离就出现了。
- 现象:价格跌跌不休,似乎深不见底,引发市场一片恐慌。
- CVD揭示的真相:尽管价格在下跌,但主动性抛售的力量其实已经衰竭了。每一次下跌,卖盘的力量都比上一次更弱。与此同时,可能有一些聪明的“大资金”正在利用市场的恐慌,在低位悄悄地、持续地吸筹(买入)。他们不是以市价单疯狂买入拉升价格,而是通过挂单被动成交,虽然这部分不会直接体现在CVD的上升上,但主动卖盘的减少本身就是CVD止跌回升的原因。
- 投资启示:这通常是趋势反转的强烈信号。下跌动能即将耗尽,市场可能很快会迎来一波上涨。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这可能是左侧交易、分批建仓的绝佳时机,因为你可能正在和“聪明钱”站在一起。
看跌背离 (Bearish Divergence)
当股票价格创出新高,但CVD曲线却没有创出新高,反而形成了一个更低的高点时,看跌背离就出现了。
- 现象:价格节节攀升,市场情绪狂热,似乎牛市将永远持续下去。
- CVD揭示的真相:价格的上涨越来越“虚”。每一次冲上新高,背后积极追涨的买盘力量却越来越弱。这说明大部分买家已经入场,后续资金开始乏力,上涨可能只是由市场惯性或少数人的行为推动。与此同时,“聪明钱”可能已经开始悄悄派发筹码,锁定利润。
CVD的“吸收”现象
吸收(Absorption)是CVD分析中一个更进阶的概念,它描述了当巨大的买盘或卖盘被另一方悄无声息地“吸收”掉的场景。
- 看涨吸收 (Bullish Absorption):价格在一个区间内反复震荡或缓慢下跌,但CVD却在持续、大幅地下降。这说明市场上虽然有大量的恐慌性抛盘(导致CVD下降),但价格就是跌不下去。为什么?因为在某个关键价位,存在着一张巨大的、看不见的“买单网”,它默默地吸收了所有抛售的筹码。这背后通常是机构投资者在不动声色地建仓。一旦抛售力量衰竭,价格很可能会迎来暴力拉升。
- 看跌吸收 (Bearish Absorption):价格在一个区间内停滞不前,难以突破,但CVD却在持续、大幅地上涨。这说明虽然市场上有很多人在疯狂买入(导致CVD上升),但价格就是涨不上去。这背后可能是有巨大的“卖单墙”压制着价格,悄悄地满足了所有买家的需求。这通常是机构在出货的迹象,一旦买盘力量耗尽,价格可能会大幅下跌。
CVD与价值投资:一个工具,而非圣杯
CVD的优势:洞察市场情绪
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利用市场先生的非理性。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如何量化“恐惧”与“贪婪”? CVD恰好提供了一个观察市场情绪的独特视角。
CVD的局限性:价值投资者的警示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过度依赖CVD是极其危险的,甚至会违背价值投资的根本原则。
- 短视性:CVD关注的是以分钟、小时或天为单位的订单流变化,它本质上是一个“近视眼”。而价值投资着眼于企业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现金流创造能力,是“千里眼”。你不能因为今天的市场交易情绪不佳(CVD下降),就否定一家拥有强大护城河的公司的长期价值。
- 不能替代基本面分析:这是最重要的一点。CVD只能告诉你多空力量的对比,但无法告诉你这家公司是否在赚钱、它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管理层是否诚信可靠、财务状况是否健康。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正在恶化,即使CVD出现了看涨背离,也可能是“价值陷阱”,而非黄金坑。任何不以基本面分析为前提的技术分析,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噪音”干扰:在如今由算法和高频交易主导的市场中,很多CVD信号可能是由机器交易产生的“噪音”,并不代表长期投资者的真实意图。过度解读这些短期的信号,容易陷入频繁交易的误区,这与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理念背道而驰。
投资启示录
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价值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将CVD融入我们的投资体系呢?
1. **定位:辅助工具,而非决策核心。** 把它看作你驾驶舱里的“天气雷达”,而不是“自动驾驶系统”。它能帮你规避短期的风暴,或者在风平浪静时告诉你前方可能天气晴朗,但最终的航向(买入哪家公司)必须由你的“航海图”(基本面分析)来决定。 2. **顺序:先价值,后情绪。** 投资决策的流程应该是:首先,通过严格的基本面分析,筛选出值得投资的伟大公司,并估算出其内在价值。然后,耐心等待市场给出一个低于内在价值、具有足够安全边际的价格。最后,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借助CVD等工具来观察市场情绪,寻找恐慌的极致或贪婪的顶点,从而优化你的买卖时机。 3. **心态:保持超然,利用信息。** 不要被CVD的短期波动牵着鼻子走。理解它背后的逻辑,把它当作理解市场先生喜怒哀乐的一种语言。当CVD显示极度恐慌时,你应该感到兴奋,因为你的机会来了;当CVD伴随价格显示极度狂热时,你应该保持冷静,检查风险。
归根结底,CVD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能让你透过价格的表象,窥探背后多空力量的真实博弈。但请永远记住沃伦·巴菲特的那句箴言:“价格是你支付的,价值是你得到的。” CVD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价格”,但你的投资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你对“价值”的深刻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