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前提

假设前提

假设前提(Assumptions)在投资领域,指的是投资者在评估一项投资、预测未来收益或制定投资决策时,所采纳的所有不确定但被视为真实或可能发生的条件、情况或数值。它们是构成我们投资判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需要地基一样,再精妙的估值模型或再缜密的分析,如果其假设前提不合理或与实际情况严重偏离,那么最终的投资结论就可能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导致错误的决策。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并审视自己所做的假设前提,远比掌握复杂的计算公式更为重要,因为假设前提反映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而未来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价值投资的核心之一,就是力求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而这首先要从审慎地设立假设前提开始。

在投资分析中,假设前提是连接现在未来的桥梁。它们决定了估值模型的输入,进而影响输出的投资价值

  • 决定估值结果:例如,在对一家公司进行现金流折现(DCF)估值时,你对未来几年营收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资本开支折旧与摊销假设前提的细微调整,都可能使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发生显著变化。
  • 反映投资者的预期:你所做的假设前提,实际上是你对公司未来发展、行业趋势乃至宏观经济走向的深层看法。保守的假设前提通常源于谨慎的未来预期,而激进的假设前提则可能暗示了过于乐观的判断。
  • 洞察风险来源:通过审视自己的假设前提,投资者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点。例如,如果你的投资回报高度依赖于某个非常激进的增长假设,那么一旦增长不及预期,你的投资就可能面临较大亏损。

价值投资强调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入理解和审慎评估,因此,对假设前提的处理至关重要。

  1. 保守为上价值投资者倾向于在做假设前提时保持保守。这意味着在不确定时,宁可低估未来的增长,高估未来的成本,或使用较高的折现率(又称‘要求回报率’)。这种保守性为投资决策留下了更大的安全边际
  2. 聚焦核心驱动因素:识别对内在价值影响最大的假设前提,并对其进行重点研究和验证。例如,对于科技公司,其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能力可能比传统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更关键。
  3. 进行敏感性分析:不要只基于一套假设前提进行估值。有经验的投资者会进行敏感性分析,甚至更进一步地,进行情景分析,测试不同的情景假设,例如“乐观情景”、“中性情景”和“悲观情景”,看看内在价值在这些假设前提下会如何变化。这有助于理解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
  4. 基于事实和逻辑假设前提不应是凭空臆想,而应建立在对公司历史数据行业趋势竞争格局、管理层能力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的深入分析之上。例如,一家过去十年增长率为5%的公司,突然假设未来十年增长率为20%,需要极其充分的理由支撑。
  5. 动态调整假设前提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新的信息出现,如公司财报、行业政策变化、竞争环境加剧等,投资者需要不断审视并调整自己的假设前提,以确保其估值和投资决策依然有效。
  • 别只看估值结果,更要看估值背后的假设:下次当你看到某个投资报告或自己进行估值时,请花时间思考:模型中最重要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它们合理吗?
  • 你的假设,就是你的“偏见”:你对未来的乐观或悲观,都会体现在假设前提中。尝试站在反面角度思考,挑战自己的假设
  • 投资是一场“假设”的游戏,但有赢家:赢家是那些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关键假设前提,并为预测的偏差留足安全边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