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s

Originals

Originals (独创者),该词条灵感来源于组织心理学家Adam Grant的同名著作。在投资领域,我们将其定义为:那些能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市场主流叙事,并凭借深刻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分析,发掘出被大众忽视或误解的投资机会的投资者。 他们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叛逆者,而是富有创造力的逆向投资者,其每一个决策都根植于对事实的探寻和逻辑的推理。这种精神,恰恰是价值投资 (Value Investing) 理念最核心的灵魂。一个真正的投资独创者,追求的是在众人喧嚣之处保持清醒,在无人问津之地发现价值,最终实现认知上的胜利和财富上的回报。

成为一名投资独创者,关键在于理解“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本质区别。前者是独立思考的必然结果,后者则可能仅仅是情绪化的反叛。

华尔街有句老话:“共识即是平庸”。当市场上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时,即使方向正确,利润空间也早已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独创者深谙此道,他们从不将“市场共识”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 然而,这绝不意味着要盲目地与市场对着干。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只要买入暴跌的股票、做空飞涨的资产,就是逆向投资。这其实是“伪逆向”,因为它依旧是被市场情绪牵着鼻子走,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真正的独创者,其决策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1. 第一步: 深入研究,形成自己对某项资产价值的独立判断。
  2. 第二步: 将自己的判断与市场当前的价格(即市场共识)进行比对。
  3. 第三步: 当且仅当两者存在巨大差异,且自己有充分的证据和逻辑支撑自己的判断时,才采取与市场相反的行动。

正如价值投资的鼻祖Benjamin Graham所言,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反映的是人气和情绪;但长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最终会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独创者的任务,就是在“投票”最狂热或最悲观时,冷静地计算出企业未来的“重量”。

“Déjà vu”是法语“似曾相识”,而Adam Grant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叫“Vuja De”,意为“似陌初见”——用全新的、陌生的眼光去审视那些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事物。 这正是投资独创者们的一项核心技能。在投资世界里,许多公司和行业被贴上了固定的“标签”,比如“夕阳产业”、“颠覆者”、“科技龙头”等等。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些标签,并据此做出投资决策。但独创者会撕掉这些标签,进行“Vuja De”式的审视:

  • 对于“夕阳产业”: 他们会问,这个行业真的在消亡吗?还是只是增长放缓,但其中的龙头企业因为竞争对手的退出,反而获得了更强的定价权和更稳定的现金流?例如,在电商冲击下,很多人认为实体零售已死,但独-创者可能会发现,某些拥有核心地段物业的零售商,其地产价值就被远远低估了。
  • 对于“科技龙头”: 他们会问,这家公司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它宽阔的“护城河”会不会被更新的技术颠覆?当前市场给予的极高估值,是否已经透支了未来十年的成长?

通过这种“重置视角”的思考方式,独创者得以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发现机会,或者在最热门的地方看到风险。

独创者的思维并非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的技能。以下是三项核心修炼。

独创者的第一步,是从学会说“不一定”开始。他们对一切市场主流观点、明星分析师的报告、媒体的热门标题,都抱持一种“合理的怀疑主义”。

  • 坚守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这种怀疑并非毫无根据的猜忌。独创者深知自己知识的边界。在他们的能力圈之内,他们依靠自己深入的研究建立起强大的自信,敢于质疑任何权威;在能力圈之外,他们则坦诚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保持谦逊和敬畏。这种清晰的自我认知,使他们的怀疑总能精准地指向问题的要害。
  • 主动扮演“恶魔的代言人”: 传奇投资家Charlie Munger极力推崇“逆向思维法”,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当你有了一个看似绝佳的投资想法时,不要急着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要主动扮演“恶魔的代言人”,全力证伪。去寻找所有可能导致这项投资失败的因素。只有当你的投资逻辑能够经受住最严苛的自我拷问时,它才真正站得住脚。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信息,最稀缺的是洞见。独创者从不追求信息数量上的“更快、更多”,而是追求信息结构上的“更广、更深”。

  • 超越财务报表: 年报和季报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对过去的总结。为了洞见未来,独创者会把阅读范围扩大到看似与投资无关的领域:行业技术期刊、历史传记、心理学专著、科幻小说……这些跨学科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多元的思维模型,从而“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连接点。
  1. 践行“地毯式调研”: 传奇基金经理Peter Lynch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从逛商场、陪家人购物中发现牛股。另一位投资大师Philip Fisher则开创了“闲聊法”(Scuttlebutt Method),通过与公司的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甚至前员工交谈,来拼凑出公司的真实经营图景。这种深入产业毛细血管的一手信息,其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一份公开的研报。

独创者的信息优势,不在于比别人更早知道一个季度财报的每股收益,而在于比别人更深刻地理解一家公司的长期竞争格局和内在价值。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认为独创者都是冒险家。恰恰相反,成功的独创者往往是极其厌恶风险的。他们之所以敢于做出与众不同的决策,不是因为他们热爱风险,而是因为他们对风险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超的管理能力。

  1. 构建“风险平衡组合”: Adam Grant研究发现,许多领域的创新者在个人生活中往往非常保守。他们会在生活的某个方面(比如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寻求安全感,从而让自己有底气在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上承担巨大的风险。投资也是同理。一位独创的投资者,其大部分资产可能配置在非常稳健、低风险的资产上。正是这个坚实的“安全垫”,给了他勇气和资本,去对自己看准的、少数几个具有非对称回报的逆向机会下重注。
  2. 寻找“非对称性机会”: 这是独创者风险管理的核心。他们寻找的不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而是“低风险、高回报”的机会。这意味着,一项投资决策,如果做对了,可能带来5倍甚至10倍的收益;而如果做错了,最多只会损失有限的本金。这背后依赖于对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的极致追求——即以远低于资产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思想家Nassim Nicholas Taleb提出的黑天鹅 (Black Swan) 理论也启示我们,世界充满未知,独创者通过寻找这类机会,让自己的投资组合能够从正向的、意料之外的“黑天鹅”事件中获益,同时规避负面“黑天鹅”的毁灭性打击。

拥有了正确的思维框架和方法论,最后还需要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独创者的投资之路,本质上是一场关于耐心和勇气的修行。

  • 等待的耐心: 独创性的观点被市场接受,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在此期间,你的投资可能会持续跑输市场,你会面临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内心的自我怀疑。正如Warren Buffett所说:“股市是将财富从急躁的人转移到耐心的人手中的工具。”没有足够的耐心,你可能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刻选择放弃。
  • 行动的勇气: 当市场恐慌、众人抛售、绝佳的逆向投资机会出现时,你需要有顶住巨大压力、果断出手的勇气。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当雷曼兄弟倒闭、全球金融体系摇摇欲坠时,大多数人都在夺路而逃。而Warren Buffett却向高盛、通用电气等公司投入巨资,这些在当时看来“疯狂”的举动,事后被证明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勇气并非鲁莽,它来自于你日复一日的独立研究和对安全边际的坚定信念。

成为独创者,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在大部分时间里与人群为伍的孤独感。建立一个由同样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投资者组成的小圈子,进行高质量的交流和相互“抬杠”,是保持内心强大的有效方式。

要将“独创者”精神融入你的投资实践,不妨从以下几点开始:

  • 建立你的“反共识”清单: 定期记录下当前市场最流行、最毋庸置疑的观点(例如,“人工智能将颠覆一切”、“某个行业永远没有前途”),然后试着从反方向去思考和搜集证据。这个清单将是你未来投资灵感的重要来源。
  • 进行“思维实验”: 强迫自己思考一些极端问题。例如:如果监管规定你未来十年只能买入一只股票,你会选哪只?为什么?如果你必须投资一个当前所有人最厌恶的行业,你会选择哪家公司?这种练习能够打破你的思维定势。
  • 训练第一性原理思考: 学习像Elon Musk等创新者一样,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回归到其最基本的、不可动摇的公理上,然后从那里开始向上推导。在投资中,这意味着抛开一切市场标签和类比,回归到“这家企业到底是如何创造现金流的?”这一根本问题。
  • 永远把安全边际刻在心里: 这是对所有独创性思考的终极保护。即使你经过深思熟虑的逆向判断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一个足够大的安全边际也能确保你不会遭受永久性的资本损失,让你永远有机会留在牌桌上,等待下一次“Vuja De”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