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会

白水会 (Aquamarine Fund),并非一个正式注册的基金或商业组织,而是对以著名投资人段永平为核心的一个华人顶级价值投资圈子的非官方称谓。这个圈子因其成员在科技和投资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他们共同信奉并实践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价值投资哲学而闻名。它更像一个基于共同理念和深厚友谊的“思想俱乐部”或“私人董事会”,成员之间分享见解、探讨商业本质,并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这个圈子的存在,深刻地塑造了中国一部分顶级企业家的商业思维和投资实践,其低调的行事风格与巨大的江湖影响力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中国投资界一个传奇而神秘的存在。

“白水会”这个名字的由来,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和价值投资温情的故事。它源于2006年段永平以62.01万美元拍下与“股神”沃伦·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 当时,段永平可以带一位朋友赴宴,他带上了当时还在美国读书、名不见经传的黄峥——也就是后来拼多多的创始人。在这次午餐会上,巴菲特的太太送给段永平的妻子一颗珍贵的“海蓝宝石”(Aquamarine)。这颗宝石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承载着一种友谊和理念的传承。 后来,段永平和他的朋友们,这些在投资理念上志同道合的伙伴,便以“Aquamarine”作为他们这个小圈子的代号,“白水会”正是“Aquamarine”的中文直译。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的意义远超其字面:

  • 理念的传承: 它象征着段永pre-commit永平将从巴菲特那里学到的投资智慧,像宝石一样珍视并传承下去的愿望。
  • 圈子的纯粹: “白水”二字,也暗合了中国文化中“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境,暗示了这个圈子并非基于商业利益的捆绑,而是建立在纯粹的智慧交流和价值观认同之上。
  • 非正式的身份: 它强调了这个圈子的非官方性质。没有章程,没有会费,更没有办公室,它只是一个基于信任和友谊的无形网络。

因此,理解“白水会”,关键在于理解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以段永平为精神领袖,由一群顶尖大脑组成的、信奉大道至简投资哲学的思想共同体。

“白水会”的成员名单从未被官方公布过,因为其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圈子。但根据公开信息和媒体报道,其核心及关联人物无一不是中国商界和投资界的翘楚。

他被誉为中国的“段菲特”,是步步高、OPPO、vivo的幕后大佬,也是网易和拼多多的早期重要投资人。段永平的投资哲学和商业思想是“白水会”的灵魂。他本人深受巴菲特影响,并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被广泛传颂的投资体系。

这个圈子的影响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成员个人的财富和地位上,更体现在他们通过资本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格局。他们投资的公司,往往具备强大的护城河和健康的商业模式,成为了中国经济中坚实的一部分。

“白水会”的投资哲学,几乎是巴菲特芒格思想在中国的最佳本土化实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几个关键词,充满了朴素的智慧。

这是段永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其投资哲学的基石。

  • 做正确的事 (What to do): 指的是战略层面的选择。在投资中,就是找到一个好的生意(商业模式好)、好的公司(企业文化好、管理层优秀),并且价格合理。这意味着首先要判断方向的正确性,如果方向错了,后续再努力效率也有限。
  • 把事情做正确 (How to do): 指的是战术层面的执行。一旦找到了“正确的事”,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执行,比如长期持有、专注、不被市场情绪干扰等。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大部分时间应该花在研究和寻找“正确的事”上,而不是频繁交易,试图“把事情做正确”。

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之一,而“白水会”将其奉为圭臬。

  • 不懂不投: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原则。段永平反复强调,他只投资自己能看懂的生意。看不懂的公司,无论市场多么追捧,都坚决不碰。他曾表示自己看不懂银行股,所以很少投资银行。
  • “Stop Doing List” (不为清单): 查理·芒格说:“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白水会”的成员们更关心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例如,不使用杠杆、不做空、不预测市场短期走势、不投自己看不懂的行业。这张清单比“To Do List”更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投资者规避掉可能导致永久性资本损失的重大风险。

相比于关注宏观经济或市场择时,“白水会”的成员更像是一位商业分析师。他们痴迷于研究企业的商业模式。

  • 生意的本质: 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去思考一个生意的本质是什么?它如何赚钱?这种赚钱模式能否持续?客户为什么选择它而不是竞争对手?
  • 寻找护城河 一个伟大的公司必须有宽阔且持久的护城河来抵御竞争。这可能包括:
    1. 品牌护城河: 如可口可乐、茅台。
    2. 网络效应护城河: 如腾讯的微信、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
    3. 转换成本护城河: 如苹果的iOS生态系统。
    4. 成本优势护城河:开市客(Costco)的规模采购。

只有拥有深厚护城河的公司,才能在漫长的时间里持续创造价值,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

耐心和远见是“白水会”投资哲学的另一大支柱。

  • 把自己当成企业主: 他们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心态上是买入了这家公司的一部分,并计划长期拥有。他们关心的是公司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下一季度的财报或明天的股价。
  • 逆向投资 真正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恐慌时。“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这句名言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是2001年投资网易,还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投资GE,段永平都展现了作为逆向投资者的巨大勇气和深刻洞见。这种勇气,来源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而非赌博。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进入“白水会”的饭局,但其投资哲学和实践,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且可行的启示。

启示一:打造你自己的“白水会”

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但你不需要独自前行。“白水会”的精髓在于高质量的交流。

  • 寻找良师益友: 你可以主动寻找一些理性的、同样信奉价值投资的朋友,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定期讨论公司财报、阅读投资经典(如《聪明的投资者》和《穷查理宝典》),分享彼此的思考。
  • 高质量的信息源:段永平学习巴菲特一样,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芒格的演讲以及其他投资大师的著作,直接向顶尖高手学习。
  • 远离噪音: 屏蔽掉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短期预测和“内部消息”,专注于企业本身。一个高质量的圈子,应该能帮你过滤噪音,而不是制造焦虑。

启示二:画出你的“能力圈”地图

你不需要成为万事通,只需要在你懂的领域内做到极致。

  • 从身边开始: 你的能力圈往往与你的职业、消费习惯和兴趣爱好相关。如果你是医生,你可能对医疗器械公司有更深的理解;如果你是游戏迷,你可能更能判断一家游戏公司的产品力。
  • 诚实地评估: 能力圈最重要的不是大小,而是边界。要对自己诚实,清晰地知道自己不懂什么。在边界之外,最好的策略就是“放弃”。
  • 持续扩展(但要缓慢): 能力圈可以扩展,但必须通过扎实的学习和研究,而不是一知半解地追逐热点。

启示三:让“复利”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白水会”的成功,是长期主义的胜利,也是复利(Compounding)力量的极致体现。

  • 慢就是快: 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不要追求一夜暴富,而是追求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回报。每年15%的复合回报率,30年后将是惊人的66倍。
  • 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在市场低迷时,好公司的股价可能会被错杀,这正是买入的良机。在市场狂热时,保持冷静,宁愿错过也不要做错。耐心等待那个“甜蜜区”的出现——好公司+好价格。

启示四:像选合伙人一样选股票

投资的本质是投人和生意。

  • 研究管理层: 在阅读公司年报时,要特别关注管理层的言行。他们是否诚实?是否理性?是否真正为股东着想?他们的资本配置能力如何?一个德才兼备的管理层,是公司长期成功的关键。
  • 理解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往往有独特的、难以复制的企业文化,例如段永平一直强调的“本分”。这种文化会渗透到公司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其最坚固的护城河

总而言之,“白水会”不仅是一个投资圈子,更是一种投资智慧的象征。它告诉我们,投资的真谛并非复杂的数学模型或神秘的内幕消息,而是回归商业常识,用企业家精神去思考,保持极度的理性和耐心,最终与优秀的企业共同成长,分享时间带来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