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普通股和不寻常的利润

普通股和不寻常的利润(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与其说是一个生僻的金融术语,不如说是一本投资圣经的书名,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一整套投资哲学。它由美国传奇投资家菲利普·费雪(Philip Fisher)提出并系统阐述。这套理念的核心思想是:真正的巨额回报,即“不寻常的利润”,并非来自频繁交易市场上的“普通股”,而是通过深入研究,找到那些具备卓越品质和长期巨大增长潜力的“不寻常”的公司,并长期持有它们的股票。这套方法论强调对企业基本面的质化分析,超越了当时仅关注财务报表数字的传统,开创了“成长股投资”的先河,对后来的沃伦·巴菲特等投资大师产生了深远影响。

寻宝图的诞生:费雪与他的时代

想象一下20世纪中叶的华尔街,当时的主流投资思想被“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所主导。格雷厄姆的信徒们手持计算器,像在二手市场淘货一样,寻找那些股价远低于其清算价值的“便宜货”,也就是著名的“烟蒂投资法”。他们买入,等待价格回升到合理水平,然后卖出获利。这套方法严谨、有效,但总感觉缺少了一点激动人心的想象力。 就在此时,菲利普·费雪,一位来自西海岸的投资顾问,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他认为,仅仅购买统计数据上的“便宜货”就像只看一本书的标价,却忽略了书的内容是否伟大。他主张,投资者应该像星探寻找未来的超级巨星一样,去发掘那些拥有杰出管理层、强大研发能力和广阔市场的成长型公司。在他看来,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远比以一个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公司要好得多。 1958年,费雪将其毕生心血凝聚成《普通股和不寻常的利润》一书,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成为了成长股投资领域的“独立宣言”。它告诉投资者,真正的宝藏不在于捡便宜,而在于识别卓越,并与卓越同行。

“闲聊”中的宝藏:费雪的独门秘技

如果说格雷厄姆的工具是财务报表和计算器,那么费雪的工具箱里则多了一样意想不到的利器:电话和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他赖以成名的研究方法,就是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闲聊法”。

“闲聊法”的精髓 (The Scuttlebutt Method)

闲聊法”,又称“葡萄藤调查法”,听起来很接地气,但操作起来却像侦探破案一样严谨。它的核心是,永远不要只听信公司管理层的一面之词。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一家公司,你必须深入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从各种非官方渠道搜集信息碎片,然后拼凑出完整的商业版图。 费雪会不厌其烦地去接触与目标公司相关联的五类人:

通过这种立体式的访谈,费雪能得到一份远比年度报告生动、深刻得多的“尽职调查”。他发现的,往往是华尔街分析师们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洞察的商业真相。

我们普通人如何“闲聊”?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既不是专业投资人,也没有CEO的电话号码,这‘闲聊法’对我来说岂不是纸上谈兵?” 别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普通投资者同样可以运用“闲聊法”的精神,进行我们自己的“草根调研”:

记住,“闲聊法”的重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培养一种刨根问底、多方求证的思维习惯。

十五条黄金法则:寻找伟大公司的清单

费雪不仅提供了调查方法,还给出了一份具体的“寻宝清单”——著名的“15个基本点”。这15个问题就像一张精密的滤网,帮助投资者筛掉平庸,留下卓越。我们不必逐字逐句背诵,而是可以将其归纳为四大核心维度:

企业的“护城河”与增长引擎

这是关于企业“硬实力”的考量,关乎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持续壮大。

利润的“含金量”

赚钱是硬道理,但赚钱的方式和质量更为重要。

管理层的“品格”与“远见”

费雪坚信,投资一家公司,本质上是投资于经营这家公司的人。他对管理层的考察近乎苛刻。

投资者的“时机”与“纪律”

找到了好公司,接下来就是作为投资者自身的修炼。

请注意,这份卖出清单里完全没有“股价已经涨得太高了”或者“我认为牛市即将结束”这类理由。费雪警告投资者,试图去预测市场短期波动是徒劳且有害的,因为卖出一家伟大公司所错过的长期收益,远比躲过一次市场回调所规避的损失要大得多。德州仪器摩托罗拉都是费雪发掘并长期持有的传奇案例。

投资启示录:从“普通股”中挖掘“不寻常”

“普通股和不寻常的利润”这句箴言,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概念横飞的时代,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为我们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几条朴素而宝贵的启示:

归根结底,投资的成功,源自于对商业世界深刻的洞察和坚定的长期信念。这,就是菲利普·费雪通过“普通股和不寻常的利润”想要传授给我们的终极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