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罗森

罗森 (Michael F. Rosen),美国投资顾问公司Angeles Investment Advisors的首席投资官,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投资作家。他并非传统意义上凭借个人惊天投资战绩而闻名的投资大师,但他对投资界的贡献却无比深远。罗森更像是一位价值投资的“布道者”和“解码人”,他通过与杰里米·米勒(Jeremy C. Miller)合著的《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一书,系统地梳理、阐释并传播了以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一批顶尖投资家的思想精髓。这本书让晦涩的投资理论变得生动鲜活,为全球无数普通投资者点亮了通往理性投资的明灯,使他成为价值投资领域一位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谁是罗森?超级投资家的“伯乐”与“信使”

想象一下,如果投资界是一片星光璀璨的夜空,那么巴菲特、芒格等人就是那些最耀眼的恒星。而迈克尔·罗森,则是一位手持高倍望远镜的天文学家,他不仅能精准地定位这些星辰,更能清晰地向我们描绘出它们运行的轨迹和发光的原理。 罗森的职业生涯主要聚焦于机构投资咨询,他所创立并领导的Angeles Investment Advisors为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大型机构提供投资建议。这份工作让他有机会接触并深入研究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管理人。他不像许多基金经理那样,需要在市场的聚光灯下追逐短期业绩,而是拥有一个更超然的视角,去审视和思考什么才是长期成功的真正要素。 正是这种独特的“局外人”与“圈内人”结合的身份,让他得以成为超级投资家们的最佳“伯乐”与“信使”。

可以说,罗森最大的成就,就是搭建了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那些站在智慧之巅的投资巨匠,另一端连接着千千万万渴望学习、希望在投资道路上行稳致远的普通人。

《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价值投资的现代圣经

如果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的“旧约全书”,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基石,那么罗森合著的《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则无愧于“新约全书”的美誉。它用鲜活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验证并光大了价值投资的福音。

经典新生:从巴菲特的演讲到一本旷世奇书

这本书的灵感源于1984年巴菲特在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发表的一场著名演讲,以纪念格雷厄姆与戴维·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演讲中,巴菲特讲述了一群深受格雷厄姆思想影响的投资者的故事,他们都来自“格雷厄姆-多德都市”这个思想的故乡,虽然各自独立操作,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取得了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惊人回报。 巴菲特以此雄辩地证明: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共同遵循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哲学。这篇演讲后来被整理成文,成为价值投资领域的“独立宣言”。 然而,这篇经典文章虽然深刻,但篇幅有限,许多细节和背景并未展开。罗森敏锐地意识到了其背后巨大的价值。他和同样是价值投资信徒的杰里米·米勒一起,决定将这篇演讲扩展成一本书。他们采访了演讲中提到的多位投资大师(或其后人与同事),搜集了海量的一手资料,最终完成了这部杰作。这本书不仅完整收录了巴菲特的演讲原文,更对每一位“超级投资者”的生平、投资策略和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得格雷厄姆的智慧之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超级投资家的核心秘诀:并非偶然的卓越

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振聋发聩:投资可以是一门技艺,而非一场赌博。 罗森通过翔实的证据告诉我们,这群“超级投资者”的长期卓越表现,并不是统计学上的幸运儿扎堆出现,而是因为他们共享了一个坚实的思想内核。这个内核,正是源自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三大基石:

书中详细介绍了沃尔特·施洛斯汤姆·纳普比尔·鲁安查理·芒格等人的辉煌战绩。他们每个人都像是一颗独立的星球,但引力的核心都来自于格雷厄姆这颗恒星。

个性化的价值之路:殊途同归的投资大师们

罗森在书中揭示的另一个深刻洞见是:价值投资并非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灵活的思维框架。 虽然超级投资者们都信奉相同的核心原则,但他们实现超额收益的具体方法却各有千秋,展现出“英雄所见略同,但路径各有不同”的特点。

这些差异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知识背景和资源禀赋,在价值投资这个大框架下,发展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

罗森带给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通过罗森的解读,我们不仅能仰望大师,更能从他们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应用到自己的投资实践中。以下几点启示尤为宝贵。

启示一:寻找你的“能力圈”

超级投资者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所谓能力圈,就是你能够真正理解的领域或行业。巴菲特曾说:“重要的不是能力圈有多大,而是待在能力圈的边界之内。” 罗森通过案例告诉我们,施洛斯的能力圈是读懂财报,找到账面价值远低于市值的公司;巴菲特的能力圈则是洞察那些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消费品公司。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不必样样精通,但必须对自己投资的公司有超出常人的理解。投资你熟悉和理解的,是成功的第一步。

启示二:坚持原则,对抗“市场先生”的诱惑

罗森的书反复强调,卓越的投资业绩更多地来源于坚定的性情,而非超群的智力。在市场狂热时保持冷静,在市场恐慌时保持贪婪,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原则,并像纪律一样严格遵守。当“市场先生”用暴涨引诱你追高,或用暴跌恐吓你割肉时,这套原则就是你的“定海神针”,让你不为所动,做出理性的决策。

启示三:价值投资不是一种公式,而是一种思维框架

很多人误以为价值投资就是找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罗森通过展示不同大师的多元化策略,清晰地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像企业家一样思考,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并利用价格与价值的差异获利。你可以是“捡烟蒂”的,也可以是“买城堡”的;你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是集中的。重要的是,你的方法必须与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保持一致,并且适合你自己。

启示四:向大师学习,但更要独立思考

阅读罗森的书,就像是参加了一场投资史上最顶级的圆桌论坛。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大师们的思考方式和决策过程。然而,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盲目模仿。市场在变,环境在变,没有任何人的策略可以被原封不动地复制。真正的学习,是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第一性原理”,然后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的判断。正如格雷厄姆所言,投资的努力最终是为了“让我们在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中感到安全”。

结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迈克尔·罗森本人或许不是一位像巴菲特那样家喻户晓的投资传奇,但他作为一位思想的传播者和诠释者,其贡献同样伟大。他让我们明白,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超级投资者”,他们的成功并非源于神秘的天赋或内幕消息,而是一套可以被理解、被学习、被实践的理性框架。 通过罗森的努力,价值投资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秘籍,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工具。他为我们擦亮了望远镜,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稳。对于任何一位严肃的投资者而言,迈克尔·罗森和他的著作,都是一座不容错过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