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Shaw & Co. (又称“德劭基金”或“德邵基金”) 这是一家全球性的投资与技术开发公司,也是世界上最著名、最神秘的对冲基金 (Hedge Fund) 之一。它由计算机科学家David E. Shaw博士于1988年创立,总部位于纽约。D.E. Shaw以其高度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闻名于世,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发掘并利用市场中转瞬即逝的微小价格差异来获利,这种策略被称作量化投资 (Quantitative Investing),D.E. Shaw正是这一领域的绝对先驱和领导者。它就像一位隐匿在华尔街的“科学怪客”,用代码和数据颠覆了传统的投资逻辑。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 (Amazon) 的创始人Jeff Bezos在创业前,曾是D.E. Shaw的高级副总裁,这段经历对他建立数据驱动的商业帝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说传统的华尔街精英是身着高定西装的金融家,那么D.E. Shaw的团队更像是一群穿着休闲T恤、聚集在电脑屏幕前的极客。这家公司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外行”颠覆“内行”的经典故事。
D.E. Shaw的创始人David E. Shaw并非科班出身的金融家。在创立公司之前,他是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的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专注于大规模并行计算研究。在旁人看来,这位学术大牛与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毫无交集。 然而,Shaw博士有一个革命性的信念:他认为金融市场并非如主流理论——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所描述的那样完美无缺。他坚信,市场中充满了因人类行为偏差、信息传递延迟等因素造成的微小、短暂的“无效性”(Inefficiencies)。这些“价格错误”就像宇宙背景辐射中的微弱信号,普通人无法察觉,但如果拥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精密的算法,就有可能系统性地捕捉到它们并从中获利。 怀揣着这个想法,他在1988年毅然辞去教职,创办了D.E. Shaw。他的招聘标准也独树一帜:他招募了大量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密码学家和计算机天才,而不是传统的MBA。他们追求的目标,用投资术语来说,是纯粹的Alpha(指跑赢市场基准的超额收益),而非随波逐流的Beta(指随市场波动的系统性收益)。他们不问“这家公司未来是否伟大”,而是问“这个证券的价格在下一秒、下一分钟会如何波动,其中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套利机会”。
D.E. Shaw的成功,核心在于其强大的量化投资能力。那么,这个听起来高深莫测的“量化投资”究竟是什么呢?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顶尖科学家团队打造的超级投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不知疲倦,没有七情六欲,它能以人类无法企及的速度和广度,消化海量的数据——从股票价格、交易量,到公司财报、宏观经济数据,甚至是卫星图像和社交媒体情绪。然后,它根据预设的复杂算法模型,寻找数据中隐藏的统计规律和盈利模式,并自动执行交易。 D.E. Shaw使用的策略极其复杂且高度保密,但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几类:
D.E. Shaw的本质,就是相信“市场在短期是可预测的”,并通过技术手段将这种预测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D.E. Shaw的传奇故事中,最让大众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它与Jeff Bezos的渊源。在创办亚马逊之前,Bezos是D.E. Shaw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年仅30岁就已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D.E. Shaw的工作环境,被形容为“思想的碰撞场”。在那里,Bezos接触到的不是传统的商业思维,而是一种极致的、以数据为核心的分析方法。公司痴迷于用数学和逻辑解决一切问题,从寻找市场机会到优化办公室的运营效率。这种严谨、量化的思维方式深深地烙印在了Bezos的脑海里。 最著名的故事发生在1994年。Bezos偶然看到一个数据:互联网的使用率正以每年2300%的速度爆炸式增长。这个惊人的数字,在他受过严格数据训练的头脑中,立刻转化为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他运用在D.E. Shaw学到的分析框架,系统地研究了可以在网上销售的20种商品,最终选择了图书作为切入点。 当他向老板David E. Shaw提出离职创业的想法时,Shaw带他到中央公园散步,并对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对于一个目前拥有很好工作的人来说,这会是一个更好的想法。” Shaw建议他考虑48小时。Bezos最终选择追随数据指引的方向,开启了亚马逊的传奇。 可以说,D.E. Shaw是Bezos的“商业西点军校”。他在这里学到的不仅是金融知识,更是一种用数据和第一性原理去分析世界、做出决策的底层思维模型,这正是亚马逊后来能够精准预测用户需求、优化物流、颠覆一个又一个行业的关键所在。
对于一本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理念的辞典来说,D.E. Shaw这样的量化巨头似乎是一个“异类”。价值投资的信徒,如Warren Buffett和Benjamin Graham,强调的是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度理解,是长期的股权持有,是一种“艺术”。而D.E. Shaw的策略是短期的、数学的、自动化的,看起来更像一门“科学”,其复杂的模型更像一个无法窥探的“黑箱”。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方法,在底层逻辑上或许是殊途同归的。
尽管形式迥异,但它们都建立在几个共同的基石之上:
我们普通投资者既没有D.E. Shaw的超级计算机,也没有Warren Buffett的商业天才,但从他们的成功故事中,我们依然可以获得宝贵的投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