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_dennis

Richard Dennis

理查德·丹尼斯(Richard Dennis),传奇的商品期货交易员,因其在交易场内(pit)的巨大成功而被称为“交易池王子”(Prince of the Pit)。他最为人称道的并非个人财富的积累,而是发起了著名的“海龟实验”,旨在回答一个终极问题:伟大的交易员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可以培养的?丹尼斯坚信是后者。他招募并训练了一群背景各异的普通人,向他们传授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最终,这群“海龟”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拥有一套逻辑清晰的规则、严格的纪律和强大的风险管理,普通人也能在市场中取得非凡成就。他的故事,为所有投资者提供了关于系统化和心理控制的深刻启示。

丹尼斯的故事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芝加哥。据说,他用借来的几百美元起步,通过交易商品期货,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积累了数亿美元的财富。与许多依赖直觉的交易员不同,丹尼斯是趋势跟踪策略的坚定信奉者。 趋势跟踪是一种相信市场价格会沿着特定方向(上涨或下跌)持续一段时间的投资策略。其核心理念非常简单:在价格创出新高时买入,在价格跌出新低时卖出。丹尼斯并不试图预测市场的顶部或底部,而是顺应已经形成的趋势,并从中获利。这种看似“追涨杀跌”的方法,在他严格的系统化执行下,被证明极其有效。

丹尼斯与他的好友兼商业伙伴威廉·埃克哈特(William Eckhardt)之间一直存在一个著名的争论。埃克哈特认为,成功的交易能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无法传授。而丹尼斯则反驳道,他可以像“在新加坡养海龟一样”快速地培养出成功的交易员。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在1983年和1984年发起了“海龟实验”:

  • 招募学员: 他们在《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上刊登广告,从数千名申请者中挑选出十多位背景、职业、学历完全不同的“小白”,包括一名空军飞行员、一名会计、甚至一名玩龙与地下城游戏的高手。
  • 系统化培训: 丹尼斯在短短两周内,向这些学员(后来被称为“海龟”)传授了一套完整的机械化交易规则,这套规则后来被称为海龟交易法则(Turtle Trading Rules)。
  • 惊人成果: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些“海龟”们运用学到的法则,为丹尼斯赚取了超过1亿美元的巨额利润,彻底验证了丹尼斯的观点——成功交易是可以学习和复制的

海龟法则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它告诉交易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几乎没有留下任何主观判断的余地。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一个完整的系统: 海龟法则包含了关于市场、入场时机、头寸规模、止损、离场和策略的所有决策。它强调,只关注其中一点(如入场时机)而忽略其他,是注定要失败的。
  • 追随趋势,突破入场: 当价格突破过去一段时间(如20天或55天)的最高点时买入,反之则卖空。这确保了交易总是顺应市场的主要动能。
  • 波动率为核心的风险控制: 这是海龟法则的精髓。他们不以固定的金额或手数来决定买多少,而是根据市场的波动率(用一个称为ATR的指标衡量)来动态调整头寸。市场越不稳定,买入的头寸就越小,反之亦然。这保证了每一笔交易的初始风险都是可控且标准化的。
  • 严格的止损 每一笔交易在入场时都必须设定明确的止损点。如果市场走势与预期相反,触及止损点就必须无条件离场。这是保住本金、活在市场上的铁律。
  • 让利润奔跑: 与快速止损相反,对于盈利的头寸,海龟法则鼓励交易员尽可能长时间地持有,直到趋势反转的信号出现才离场。丹尼斯深知,少数几笔巨大的盈利足以覆盖大量的小额亏损。

虽然丹尼斯是一名趋势跟踪交易员,而非价值投资者,但他的经历和海龟实验的结论,对所有投资者,尤其是价值投资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 构建你自己的“投资系统”: 海龟实验的成功源于一个清晰、量化、可重复的系统。同样,价值投资者也需要建立自己的系统,比如:如何筛选公司、如何进行估值、何时买入(例如,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并出现安全边际时)、何时卖出(例如,基本面恶化或价格远超价值时)。一个可靠的系统能帮助我们摆脱情绪干扰,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 纪律是投资的灵魂: 海龟们最大的挑战不是理解规则,而是在亏损或市场剧烈波动时,依然能克服恐惧和贪婪,严格执行规则。这与价值投资的理念异曲同工。当面对市场先生(Mr. Market)的非理性报价时,价值投资者需要钢铁般的纪律来坚持自己的判断,在众人恐慌时买入,在众人贪婪时保持冷静。
  • 风险管理先于一切: 丹尼斯将风险管理置于策略的核心。价值投资者虽然不使用技术分析的“止损”,但其核心理念——“安全边际”,本质上就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风险管理。以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就是为可能出现的错误或不利情况预留了缓冲垫。同时,当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被证实永久性损坏时,果断卖出承认错误,也是一种必要的“基本面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