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
《股市稳赚》(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是由传奇的对冲基金经理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于2005年出版的一本投资经典。这本书的核心是向普通投资者介绍一个简单、纯机械化的选股策略——“神奇公式”(Magic Formula)。该公式旨在系统性地寻找并投资于那些“质优价廉”的股票,即以低廉的价格买入卓越的公司。格林布拉特通过回溯测试证明,这一策略在过去数十年间能够长期且显著地超越市场平均水平。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用六年级学生都能听懂的语言,将价值投资的深刻智慧浓缩成了一个普通人可以轻松执行的、可操作的量化模型。
故事的开端:写给孩子们的投资指南
这本书的起源非常有趣——格林布拉特最初是为了教自己的孩子们如何投资而动笔的。这个初衷决定了全书轻松、幽默且极度简化的叙事风格。他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金融模型或会计术语,而是从一个孩子开了一家口香糖店的例子讲起,生动地解释了什么是企业、什么是盈利、什么是股票。 他巧妙地借用了其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著名比喻——市场先生(Mr. Market)。格林布拉特将股市描绘成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合伙人,他每天都会报出不同的价格,想买下你的股份或把他的股份卖给你。有时他兴高采烈,报价高得离谱;有时他又极度沮丧,愿意以极低的价格甩卖。一个聪明的投资者不应被市场先生的情绪所左右,而应利用他的疯狂——在他恐慌时买入,在他贪婪时保持冷静。 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故事,格林布拉特为读者,尤其是投资新手,建立了一个坚实的底层认知:股票不是一张可以买卖的纸片,而是代表了一家真实企业的部分所有权。 投资的成功,归根结底是找到好生意,并以一个好价格拥有它。而“神奇公式”,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魔法棒”。
“神奇公式”的魔法揭秘
“神奇公式”的背后逻辑,完美地呼应了沃伦·巴菲特的名言:“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的公司,远胜于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普通的公司。” 这个公式正是为了同时识别出“伟大的公司”和“合理的价格”这两个关键要素,并将它们量化为两个简单明了的指标。
两个魔法咒语:好公司与好价格
神奇公式的全部秘诀就在于两个核心指标的结合:
- 资本回报率 (Return on Capital, ROC): 用来衡量一家公司是不是“好公司”。
- 盈利收益率 (Earnings Yield): 用来衡量这家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好价格”。
通过对市场上成千上万只股票进行这两项指标的排名,然后将两个排名相加,得分最高的那些公司,理论上就是当下市场中“最质优价廉”的投资标的。
咒语一:如何找到“好公司”?
一个“好公司”最直观的特征就是它强大的盈利能力。想象一下,你投资100万开了一家奶茶店,一年下来净赚了50万。你的投资回报率高达50%。而你的朋友同样投资100万开了家服装店,一年只赚了5万,回报率仅5%。显然,你的奶茶店是一门更好的生意。 神奇公式使用的资本回报率(ROC)正是衡量这种“赚钱效率”的指标。它的计算方式是:
- 资本回报率 = 息税前利润 (EBIT) / (净营运资本 + 净固定资产)
让我们通俗地解读一下:
- 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 指的是公司在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格林布拉特选择它,是因为这能更好地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排除了不同税率和债务结构带来的干扰。
- 分母,(净营运资本 + 净固定资产): 代表了公司为了维持运营真正投入的“有形资本”。简单说,就是公司开门做生意需要垫付的钱(比如存货)和购买的硬资产(比如厂房、机器)。
一个高的资本回报率意味着,这家公司可以用很少的资本投入,撬动巨大的利润。它就像一台性能卓越的印钞机,是当之无愧的“好公司”。
咒语二:如何找到“好价格”?
找到了好公司,我们还需要一个好价格。即使是最好的公司,如果买入价格过高,也可能变成一笔糟糕的投资。神奇公式用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来判断价格是否便宜。
- 盈利收益率 = 息税前利润 (EBIT) / 企业价值 (Enterprise Value, EV)
这个指标可以理解为知名度更高的市盈率(P/E)的“倒数加强版”:
- 市盈率是用“股价”除以“每股盈利”,衡量的是你为每1元的公司利润付出了多少钱。
- 盈利收益率则反过来,衡量的是你投入的每一块钱(包括股价和公司债务),能为你带来多少公司核心利润。一个10%的盈利收益率,就好像你买下这家公司后,每年能获得10%的税前投资回报。
为什么使用更复杂的“企业价值(EV)”而非简单的“市值”呢?因为企业价值不仅考虑了公司的股权价值(市值),还计入了公司的净债务。这能更全面地反映收购整个公司所需付出的总成本。因此,用EBIT/EV计算出的盈利收益率,能更公允地在不同债务水平的公司之间进行比较。 一个高的盈利收益率,意味着相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其整体售价非常便宜。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好价格”。
如何施展“神奇公式”?
理解了原理,具体操作就如同按图索骥一般简单。格林布拉特给出了清晰的执行步骤:
第一步:确定投资范围
首先,你需要一个股票池。格林布拉特建议剔除金融股和公用事业股,因为这两类公司的财务结构特殊,用神奇公式的指标去衡量可能会产生误导。同时,为了保证流动性,可以剔除市值过小的公司(例如,市值低于1亿美元)。
第二步:双重排名
- 对股票池里所有符合条件的公司,计算它们的资本回报率(ROC),并从高到低进行排名。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以此类推。
- 对同样这批公司,计算它们的盈利收益率(Earnings Yield),也从高到低进行排名。
- 将每家公司的两个排名分数相加。例如,A公司ROC排名第10,盈利收益率排名第20,那么它的总分就是10 + 20 = 30分。
第三步:构建投资组合
根据总分从低到高(分数越低代表综合排名越靠前)进行排序,买入排名前20-30名的股票,并平均分配资金。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是分散风险的关键。
第四步:耐心与纪律
这是最重要,也最考验人的一步。
- 持有一年: 严格持有一整年。在这期间,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股价如何涨跌,都不要进行操作。
- 轮动换仓: 一年期满后,卖出组合中所有的股票(主要是为了考虑美国的长期资本利得税优惠)。然后,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用最新的财务数据重新计算排名,买入新一期排名前20-30名的股票。
- 坚持下去: 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个过程。格林布拉特特别强调,神奇公式并非每个月、每个季度甚至每一年都能战胜市场。它完全有可能连续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跑输大盘。这正是对投资者信念和纪律的最大考验。只有坚持长期执行,公式的“魔法”才会显现。
“神奇公式”的启示与局限性
投资启示
《股市稳赚》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公式本身,更在于它带给普通投资者的深刻启示:
- 价值投资的精髓: 这个公式是价值投资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系统化实践。它强迫投资者将目光聚焦于两个最核心的变量:商业模式的优劣(好公司)和估值的吸引力(好价格)。
- 长期主义的胜利: 神奇公式的回测数据雄辩地证明了长期持有的重要性。投资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市场的短期波动是随机且不可预测的,但公司的长期价值最终会回归其基本面。
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当然,神奇公式也绝非永不出错的“圣杯”,在使用时必须了解其局限性:
- 历史不代表未来: 公式是基于历史财务数据计算的,它假设过去表现优异的公司在未来也会同样出色。但商业世界瞬息万变,一个曾经的“好公司”可能因为技术变革、竞争加剧等因素而衰落。
- 周期的影响: 在某些市场周期中,公式可能会表现不佳。例如,在科技股引领的牛市中,高估值但高成长的公司可能持续上涨,而神奇公式选出的低估值股票可能会长期“趴在地板上”。
- 数据的适用性: 将公式直接应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时,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会计准则和市场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中国A股市场,部分公司的财务数据质量可能需要投资者进行更审慎的甄别。
- 规模的诅咒: 对于像格林布拉特自己管理的Gotham Asset Management这样的大型基金而言,完全照搬神奇公式存在困难。因为买入大量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会显著推高股价,从而侵蚀回报。这反而成为了中小散户投资者的独特优势。
结语:一本小书,一种大智慧
《股市稳赚》是一本真正意义上写给普通人的投资指南。它最大的贡献,或许并不是提供了一个可以照抄的“财富密码”,而是揭示了一种简单而强大的投资哲学。它告诉我们,成功的投资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模型或内幕消息,只需要常识、纪律和耐心。 通过神奇公式,乔尔·格林布拉特将复杂的价值投资理念,翻译成了一套人人都能理解并执行的行动方案。它就像一根拐杖,帮助初学者在波涛汹涌的资本市场中站稳脚跟,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正如书名所言,这确实是一本蕴含着大智慧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