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_buterin

Vitalik Buterin

Vitalik Buterin (维塔利克·布特林),在中文世界里,投资者和技术爱好者们更喜欢用一个充满敬意的昵称来称呼他——“V神”。他是颠覆了数字世界的以太坊 (Ethereum) 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及灵魂人物。与其说他是一位程序员,不如说他是一位数字世界的建筑师和思想家。他构想并创造了一个“世界计算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无需许可地在上面创建和运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s)的底层平台。通过智能合约这一革命性概念,V神的设计催生了DeFi(去中心化金融)、NFT(非同质化代币)等全新行业,深刻地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资产”、“信任”和“组织”的传统定义。

V神的故事是一段典型的“天才少年”传奇。他于1994年出生于俄罗斯,后随家人移民加拿大。从小,他就展现出在数学和编程方面惊人的天赋,一个能在几秒钟内心算出三位数乘法的心算神童。然而,真正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是在17岁那年与比特币 (Bitcoin) 的相遇。

最初,V神对比特币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没有“内在价值”的数字货币注定会失败。但在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后,他迅速被其去中心化、抗审查的特性所吸引,并成为早期的布道者,甚至联合创办了《比特币杂志》。 然而,V神很快发现了比特币的局限性。在他看来,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创造的比特币像一个功能单一的计算器,虽然很棒,但只能做一件事——转账。而V神想创造的,是一台功能无限的智能手机。他设想,区块链不应仅仅是记录交易的账本,更应该是一个可以执行任何复杂程序的、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平台。 2013年底,年仅19岁的V神发布了长达36页的《以太坊白皮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构想。这个构想的核心,就是“智能合约”——一段段自动执行、无法篡改的代码,它们像数字世界的法律和合同,为构建一个无需信任第三方的高度自动化世界奠定了基础。这个大胆的想法最初并未得到比特币核心社区的认可,于是V神决定另起炉灶,以太坊就此诞生。

如果说比特币是数字黄金,是一种价值储存的“成品”,那么以太坊则更像是一整套乐高积木。它提供的是基础的模块(智能合约和开发工具),让全世界的开发者可以自由地拼搭、创造出无穷无尽的应用。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理解以太坊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首先是一个平台,其次才是其原生代币以太币(ETH)。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ETH的价格,更在于其网络上构建的庞大生态系统。 这就像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我们不仅看它的现金流,更要看它的品牌、专利、客户忠诚度和生态系统。以太坊的生态系统,就是由数以万计的开发者、数千个DApps以及数亿用户共同构成的。这个生态系统创造了强大的网络效应,这正是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所说的“护城河 (Moat)”在数字时代的一种全新体现。

  • 开发者越多,平台上的应用就越丰富、越有吸引力。
  • 应用越丰富,吸引的用户就越多。
  • 用户越多,又会激励更多的开发者加入。

这个正向循环一旦形成,就会为平台构筑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

智能合约是V神构想的核心。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它:自动售货机。

  1. 你投入正确的金额(输入)。
  2. 机器自动掉出你选择的饮料(输出)。

整个过程不需要收银员,不需要信任任何人,交易规则被预先写在机器的程序里。智能合约就是区块链上的“自动售货机”,它可以处理借贷、交易、保险、投票等各种复杂的逻辑。正是基于此,才诞生了庞大的DeFi帝国,试图用代码重构华尔街

V神本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投资者,但他对以太坊发展的理念,却处处闪耀着价值投资的智慧,尤其是对长期主义的坚守。

与许多追求上市和利润最大化的硅谷创始人不同,V神更像一位守护公共设施的建筑师。他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以太坊这个“全球计算机”的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而不是推高ETH的短期价格。 他曾多次公开表示对加密货币市场过度金融化和投机炒作的担忧,并强调技术应用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重要性。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当狗狗币 (Dogecoin) 的仿盘SHIB代币的创始人将一半代币发送到V神的钱包地址,试图进行营销炒作时,V神毫不犹豫地销毁了其中90%(价值数十亿美元),并将其余部分捐赠给了慈善机构。他的行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他关心的是技术的纯粹性和长远发展,而非个人财富的积累。

价值投资者喜欢那些能够持续再投资以实现未来增长的公司。从这个角度看,以太坊在V神的引领下,一直在进行着宏大的“资本性支出”。最著名的例子就是“The Merge”,即以太坊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 (Proof of Work, PoW) 向权益证明 (Proof of Stake, PoS) 的历史性转变。 这次升级筹备多年,过程复杂且充满挑战,其目标是:

  1. 降低能耗:将以太坊网络的能耗降低约99.95%,解决了长期以来备受诟病的环保问题。
  2. 改善经济模型:新的机制可能使ETH的供应量进入通缩状态,为代币赋予了更强的价值捕获能力。
  3. 为未来扩容铺路:为后续的分片等扩容技术奠定基础。

这种着眼于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底层技术改进,正是真正的长期主义。它不追求一时的市场热点,而是致力于提升“资产”本身的根本价值和可持续性。

即便你永远不打算购买任何加密资产,V神和以太坊的故事对每一位立志于在21世纪做好投资的人来说,都充满了深刻的启示。

1. 拥抱并理解颠覆性技术

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在他的时代分析的是铁路公司和工业股。今天的投资者,如果对驱动世界变革的软件、网络和协议一无所知,无疑会将自己置于巨大的认知劣势中。V神的故事提醒我们,最大的投资机会往往来自于那些重塑行业规则的颠覆性技术。我们不必成为技术专家,但必须对这些趋势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意愿。

2. 重新评估“无形资产”和“护城河”

以太坊的价值核心是其无形的生态系统、开发者社区和网络效应。这些在传统会计报表中难以量化的“无形资产”,却是其最深的护城河。这启发我们,在分析现代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如微软 (Microsoft) 或谷歌 (Google) 时,需要超越传统的财务指标,更加关注其平台效应、开发者生态和用户粘性等无形价值。

3. 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V神创造以太坊,并非简单地模仿或改进比特币,而是回到底层逻辑,思考“区块链到底能做什么?”。这种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进行思考的“第一性原理”思维,是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等创新者共有的特质。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拨开市场噪音的迷雾,不被表面的故事或炒作所迷惑,而是去探究一个企业或一项资产最根本的价值来源和商业模式。

4. 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V神的世界是复杂的,充满了技术术语和快速的迭代。他的故事也是对查理·芒格 (Charlie Munger) “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理论的绝佳诠释。面对像加密世界这样的新兴领域,价值投资者的正确做法是:

  1. 要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通过深度研究,真正把它纳入自己的能力圈。
  2. 要么,坦然承认自己不懂,并坚决地把它放在“太难”的篮子里,转而专注于自己能理解的领域。

这两种选择都体现了投资纪律。最危险的,恰恰是那些一知半解、追随热点冲进去的投机者。

V神是一位复杂的人物。他是内向的、不善社交的超级极客,也是一位对社会结构、经济激励和治理模式有着深刻洞察的思想家。他所创造的以太坊,无论其最终的成败如何,都已在金融科技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V神不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体,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代表了由代码和社区驱动的、自下而上的价值创造新范式。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在一个加速变化的世界里,价值投资的核心原则——寻找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优质资产、坚持长期主义、保持学习和谦逊——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因为需要应用于全新的领域而变得更具挑战,也更具魅力。研究V神,就是研究未来价值的可能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