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Chen
Steve Chen (陈士骏),全球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等等,您可能会问,一本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理念的辞典,为什么要收录一位硅谷的科技创业家?他既不是Warren Buffett (沃伦·巴菲特) 那样的股神,也不是Benjamin Graham (本杰明·格雷厄姆) 那样的价值投资鼻祖。然而,陈士骏和他的YouTube所走过的传奇历程,却像一部生动的教科书,用最前沿的商业实战,为我们深刻诠释了价值投资中那些最核心、最关键的概念。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读懂陈士骏的故事,或许比啃下一本厚厚的财务理论,更能领悟到投资的真谛。
硅谷车库里的价值投资启示录
想象一下,2005年的情人节,互联网世界还远没有今天这般五彩斑斓。三位前PayPal公司的年轻同事——陈士骏、Chad Hurley (查德·赫利) 和Jawed Karim (贾韦德·卡里姆),因为在一次派对后分享视频的困难,萌生了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创建一个简单、易用的在线视频分享平台。这个在简陋车库里诞生的网站,就是YouTube。 它的成功是爆炸性的。仅仅一年多之后,2006年11月,科技巨头Google (谷歌) 便以16.5亿美元的天价将其收购。这个“火箭般”的创业故事,不仅仅是技术和运气的胜利,其背后蕴含的商业逻辑和价值创造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审视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绝佳视角。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平台的力量与网络效应护城河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寻找那些拥有宽阔且持久“护城河”的伟大企业。“护城河”是一个比喻,指的是企业能够抵御竞争对手、保持长期盈利能力的结构性优势。而YouTube的护城河,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网络效应”。 什么是网络效应?简单来说,一个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会随着使用它的人数增加而增加。 我们来拆解一下YouTube的增长飞轮:
- 第一阶段:吸引内容创作者。 YouTube最初通过其简单易用的上传和分享功能,吸引了第一批愿意分享生活、创意和才华的视频创作者。
- 第二阶段:内容积累吸引观众。 随着平台上的视频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可爱的猫咪视频到专业的音乐MV——海量的观众被吸引过来。
- 第三阶段:观众规模吸引更多创作者。 庞大的观众基数,意味着巨大的潜在曝光和商业机会,这又反过来吸引了更多、更专业的内容创作者(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Youtuber或UP主)加入。
- 第四阶段:飞轮加速,护城河建成。 更多的创作者生产更多元化的优质内容,吸引更多不同兴趣的观众,形成了一个强大且不断自我加强的正向循环。
这个飞轮一旦转动起来,后来者就极难追赶。任何新的视频网站都面临一个困境:没有海量内容,就吸引不来观众;没有海量观众,就吸引不来内容创作者。YouTube凭借其先发优势,迅速构建了一条深不见底的“网络效应”护城河。 投资启示录之一: 作为投资者,当你审视一家公司,尤其是平台型公司时,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 它是否存在网络效应?是单边(如工具软件,用户越多越好)还是双边(如电商平台,买家和卖家互相吸引)?
- 这家公司是否在有意识地加强它的网络效应?
找到拥有强大网络效应的公司,就如同找到了一台能够“印钞”的永动机,是通往长期、稳定回报的关键一步。
门口的野蛮人,还是未来的主人?识别颠覆性创新
在YouTube诞生之前,世界由传统的电视台、电影公司和DVD租赁巨头主导。它们拥有庞大的资源、精良的制作团队和牢固的发行渠道。在这些行业巨头眼中,YouTube上那些由普通人制作的、画质粗糙的短视频,简直是“不入流”的玩意儿。 然而,这正是哈佛商学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所提出的“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经典案例。颠覆性创新通常具备以下特点:
- 从边缘市场或低端市场切入。 它最初服务的是被主流厂商忽略的客户群体。
- 性能或质量上看起来更差。 但它在某些特定方面(如成本、便捷性、易用性)具有优势。
- 持续迭代,最终取代主流。 随着技术进步,它会不断完善,最终其性能足以满足主流市场需求,并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颠覆整个行业格局。
YouTube正是这样一个“门口的野蛮人”。它没有与电视台争夺黄金时段的电视剧观众,而是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分享和观看短视频这一全新的、被忽视的需求。它的“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胜在海量、免费和即时。最终,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重塑了整个广告和媒体行业。曾经的录像带租赁巨头Blockbuster (百视达) 在Netflix (奈飞) 的颠覆下轰然倒塌,就是这一规律的最好注脚。 投资启示录之二: 价值投资者常常被批评为“只喜欢投资老旧、传统的行业,而错过科技浪潮”。陈士骏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投资,是面向未来、拥抱变化的。 投资者不仅要看懂一家公司现在的“护城河”,更要警惕那些可能从意想不到的角落发起攻击的“颠覆者”。
- 你的投资组合里,有没有可能被颠覆的“Blockbuster”?
- 你是否关注那些正在边缘市场悄然崛起,可能会成为下一个“YouTube”或“Netflix”的创新力量?
对颠覆性创新的理解,是价值投资者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保护自己并发现巨大机遇的必备武器。
16.5亿美元的远见:从收购看巨头的“护城河”策略
2006年,当Google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时,市场一片哗然。当时的YouTube不仅没有任何盈利,还面临着巨额的带宽成本和潜在的版权诉讼风险。许多人认为Google“买贵了”。 但Google的决策者看到的是未来。他们看到的不是YouTube当时的财务报表,而是:
- 一个不可阻挡的增长趋势: 视频将成为互联网信息的核心载体。
- 一道正在形成的强大护城河: YouTube的网络效应一旦形成,将无人能敌。
- 巨大的协同效应: Google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和广告系统,可以完美地与YouTube结合,解决其盈利难题,并进一步巩固双方在互联网世界的霸主地位。
事后证明,这是科技史上最成功的收购案之一。如今,YouTube的估值早已超过千亿美元,成为母公司Alphabet (谷歌母公司) 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这次收购,是巨头利用资本巩固和拓宽自身“护城河”的绝佳范例。 投资启示录之三: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很难直接投资像早期YouTube这样的未上市公司。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投资那些具有远见卓识和强大资本实力的巨头,来间接分享创新的红利。当你投资一家像Microsoft (微软)、Amazon (亚马逊) 或Google这样的公司时,你买入的不仅仅是它现有的业务,更是它:
- 发现并收购未来之星的能力。
- 整合新技术、新业务,并将其商业化的能力。
- 利用雄厚资本和资源,将潜在威胁转化为增长新动力的能力。
投资这样的“收购者”,本身就是一种稳健且高效的成长型价值投资策略。
从创始人到价值核心:人,才是最深的护城河
最后,我们必须回到“人”这个根本因素上。陈士骏和他所在的“PayPal Mafia” (PayPal黑帮)——一个诞生了Tesla (特斯拉) 的埃隆·马斯克、LinkedIn的里德·霍夫曼等一众硅谷大佬的传奇创业群体——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企业背后,必然有一群卓越的、充满激情和远见的创始人及管理团队。 巴菲特曾说,他喜欢投资那些“即使用一个傻瓜来当CEO,也能赚钱的好生意”。这强调了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但他也同样看重管理层的品质,他寻找的是诚实、有能力且始终为股东利益着想的管理者。在科技等快速变化的行业中,管理者的远见、执行力和适应能力,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商业模式本身。 投资启示录之四: 在分析一家公司时,永远不要忘记考察它的“软实力”——人。
- 公司的创始人或CEO是谁?他们有怎样的履历和声誉?
- 他们的公开言论和战略决策,是否展现了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和长远规划?
-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能确保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高度一致?
优秀的管理层,是企业最深、最难被复制的护城河。他们能在顺境中加速驰骋,更能在逆境中化险为夷,带领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基业长青。
结语:给价值投资者的“YouTube”式思考
Steve Chen的故事,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价值投资在现代商业环境下的多重光彩。它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绝非守旧地寻找“便宜货”,而是一场关于商业洞察力的深度探索。 它要求我们:
- 像发现YouTube的潜力一样,去识别那些拥有“网络效应”等强大护城河的商业模式。
- 像警惕行业变革一样,去理解“颠覆性创新”的力量,既要避免被颠覆,也要寻找颠覆者。
- 像Google收购YouTube一样,去欣赏那些利用资本和远见不断拓宽边界的伟大企业。
- 像信任陈士骏和他的团队一样,去投资那些由卓越、诚信的管理者所领导的公司。
下一次,当您打开YouTube观看视频时,不妨想一想,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蕴含着多么深刻的投资智慧。这,或许就是《投资大辞典》收录“Steve Chen”这个词条的真正价值所在。